浙江省湖州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精彩片断描述”评比获奖文章选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3/28 18:43: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600字。
湖州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精彩片断描述”评比获奖文章选登  
斜逸枝头一朵花(一等奖)
湖州中学 赵艳东
   那天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让研究辛弃疾词与其他人的词比最大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有这个特点。不料半路斜伸一个意外的见解,像斜逸枝头一朵未开的花。
   生:特点是历史人物多,历史典故多。
   师:各个典故用意是什么?
   生:上片。孙权当年建京口,并一度定都于此。南朝宋武帝刘裕则生在镇江。孙权能称雄一方,刘裕则曾经北伐收复洛阳、长安。这些都更激励辛弃疾的北伐大志。
   生:下片。1、宋文帝元嘉年间 “草草”出兵北伐,遭到惨败。承上片北伐雄图,委婉劝阻当时执政的韩侂胄急于事功,主张立即出兵。2、沦陷区的人民安于异族统治,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长江边的瓜步山上建的行宫祭祀。3、用廉颇思赵一事表达了作者的忠心但忧虑被小人排挤。
   师:典故多这一特点有没有影响词的质量?能说点理由吗?
   生:有,费了我二十分钟时间才看懂——费时间。
   生:没有,我从中长了好几个常识。文章要有内容,它有;要有距离感、吸引力,它也有;而且,觉得很恰当,很顺。
   师:好,果然有见地。送一句前人评点给你:“稼轩驱使《庄》《骚》、经、史,无一点斧凿痕,笔力甚峭。”(《四库全书提要·稼轩词提要》)
   师:从这个用典的特点看,有人说辛弃疾喜欢“掉书袋”,你怎么看?
   生:很有学问——用的很恰当,比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的老、忠、被人排挤,与辛弃疾多符合?
   生:有才能——从典故中借鉴经验,得出正确意见,比如“元嘉草草”。
   生:是个苦闷的人。——我查过一个资料,从《宋史·辛弃疾传》辛弃疾南来以后,任职的空间变化即可以看到他的命运:江陵、江西、湖南,奏请创建军队,“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则再调江西,又调福建,“又欲造万铠,招强壮,补军额,严训练。事未行,台臣王蔺劾其‘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旦夕望端坐闵王殿’,遂丐祠归。”辛弃疾看出朝廷的形势,干脆隐居江西铅山二十年。这次66岁又被韩侂胄任为镇江知府,准备北伐。这二十年,则是读书种地写词的二十年,这些典故应当是在这个时段里积累起来的。而这是被迫的无奈的。
   (这一点出乎意料,本来要学生体会用典故这一特征,然后再拓展一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来巩固。当时有点慌乱,但感觉这个旁逸斜出的枝条是“湿漉漉的黑色枝条”带了一朵将开未开、尚未十分灿烂的花朵。一语点燃了自己的阅读积累,有点紧张,但感觉应该再多一缕阳光,让花开足。)
   师(拍桌子为他叫好):好,读书读出新意,也读出深意来了!能说说你的这些见地是不是也是“被迫的无奈的”读书读出来的?
   生含羞微笑,不答。
   师:这位同志果然高见,一句话让我想到前几天备课查辛弃疾作品时的一点感触,聊作补充,看有没有道理。先看一首同时期的词: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看这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有什么典故,典故有什么特点?
   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的《登高》!
   生:“生子当如孙仲谋”是《三国演义》里曹操的话!
   师:那时候有《三国演义》吗?是《三国志》(裴松之的注)吧?好!再研究一下这两句典故的位置、字数、韵脚,有什么讲究?
   生(齐答):位置一样,字数一样,韵一致。
   师:厉害,都用上排比啦!从这些典故当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得意,巧妙用别人的话,很得意吧。
   生(刚才作长发言的):应该也是无奈吧。还是刚才的道理。
   师:很欣赏这位同志的坚持主见。我再做点补充。首先,此处借用,严格遵从上阕写景叙事、下阕抒情言志的习惯,以无休无止的滚滚长江眼前之景,象征悠悠不绝的人世兴亡。既写眼前景暗示兴亡之感。其次,又完整(前一句为押韵而改动一个字)引用诗句,情景毕见而情趣盎然,真是妙绝。再次,都放到结尾处,我想这大概不是完全无意而为。妙绝!字数一样,韵又一致,位置又一样,并排放置,一写景一议论,像一把椅子有了对称的雕刻精美的两只扶手,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用典到此境界,妙绝!
故事的背后 (一等奖)
——《边城》意蕴解读的教学艺术片断
湖州中学 姚惠萍
   读完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学生都觉得这是一个有点让人难以理解的爱情故事,他们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翠翠喜欢二老,却不告诉他,也不告诉爷爷。有一位学生说:爱情是需要表达的,幸福是需要去追求的。只有你说出来,人家才知道,翠翠的沉默是不值得的。有学生说,这是个有点凄凉的爱情故事,因为大家都不善于表达,才造成了最终的悲剧,如果是我我一定会说,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应该表达。还有学生说,真不明白这样不明不白的结局的意义是什么,不明白沈从文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故事。 我相信这些同学的不理解和困惑是真实的,而评论也是真诚的。但当多数学生把眼光集中在《边城》的爱情故事,并对故事的意义作这样的理解时,我不能说他们就错了,但是这样的解读显然没有看到作品真正的价值所在。我想到沈从文先生自己在小说发表后说过的一段话: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边城》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讲了一个有点凄凉的爱情故事,更不在于启示我们需要表达。我想,如何让学生能够理解作品背后那“隐伏的悲痛”,才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爱情故事背后的东西比故事本身更加重要。理解了这个,也就能理解翠翠的行为,理解作家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故事。学生所有对作品中不理解的症结也许都在这里。 在教读课文《边城》时,希望能够让学生发现这种作品背后的“隐伏的悲痛”,我选择了作品中的三个方面来做了尝试:翠翠的眼泪;翠翠的梦;翠翠的爱情。以下是其中的一个片段: 
   师:在节选的内容中翠翠哭了几次? 
   生:两次。 师:哪两次? 
   生:一次翠是等爷爷回来,而没有来;另一次是叫了爷爷而不回来。 
   师:你知道翠翠为什么哭吗? 
   生1:是因为她一个人害怕,希望爷爷早点回来。 
   生2:是她希望爷爷来却没有回来,所以心里有点生气,气急了才哭的,还有点委屈和害怕。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