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00字。语言何以出彩
在作文的立意、布局、组材、语言等各个方面,最难突破的堡垒也就是语言了。它常常成为制约作文层次提升的瓶颈。对于改善作文语言,增强语言文采,本人曾写过《打开思维,点亮语言》一文,侧重从思维的角度观照语言的表达规律。经过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又形成了以下几种认识:
一、描摹
语言由单薄走向丰富,由枯燥走向形象,描摹是一条捷径。所谓描摹,就是描绘、摹拟出所写对象的具体形象,即声、色、味、形、态各方面的特征。所以描摹又可细化为摹声、摹色、摹味、摹形、摹态几种方式。例如“低沉呜咽的河水”,“浊黄如泥的河水”,“飘散着淡淡桃花清香的河水”,“曲折逶迤的河水”,“汹涌澎湃的河水”,“欢畅的河水”等比“河水”更具体形象,它们都从某一方面对“河水”做了简单的描摹。
描摹在美化语言中的作用形式有二:
1.添加修饰,扩展语句。
单薄、枯燥的句子,一般是只有主干成分,而缺少足够的修饰成分。而描摹部分在句子中恰恰充当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因此对于这些语句而言,添加适当的修饰成分即可使之生动、具体、形象。请看下面的扩散:
① 溪水在漫流——清清的溪水齐着两岸的草丛静静地漫流着。
②鼓声传向远方——“咚咚”的鼓声像溪水、像暴雨、像白云,一直流向远方。
③梅花开放了——洁白的梅花迎着风雪带着微笑悄然绽放了。
2.添加物象,营造画面。
为了使表现对象更细腻生动,还可
以添加一些物象,设置一个具体场景(画面)。如:
梅花开放了。——在这古老的驿站外,在那残破的桥头,在黄昏笼罩之下,洁白的梅花迎着风雪,孤独地开放了。
“梅花开放了”在此不仅有具体的形象,而且有一个具体的时空背景,这即是一个小小的画面。在此画面中不仅有梅花,而且有驿站、有桥头、有黄昏、有风雪,这些即是添加进来的物象。
当我们在表现一种抽象的事物或道理时,为了具体形象,描摹在此就尤为重要。例如“她的古筝弹得美极了”这句话很抽象,难以动人。我们可以如此表达:
“她用灵巧的手指弹奏着,古筝那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