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160字。
中考话题作文指导
话题作文虽说有“三自”的特征(自己拟题,自选文体,自定题材),便于张扬个性,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灵活性的倾向需要在应考前的训练中加强针对性。标题新颖、简洁、巧妙。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违反常情式拟题,借用数字式拟题,追求陌生效果,可以引用诗句、格言、警句,或利用对比拟题。
不能用提示语或材料来凑文章字数,若开头引用一段提示语生发开去,结尾又用几句提示语收拢过来,自己所写的内容就空泛、不具体了,这样的文章是不能称之为美文的。
话题作文的提示语中往往有表示列举的省略号,正确解读省略号的内容重视审题训练是话题作文应试的第一要着。
选取小人物、小事件、小场景、细节描写、精彩片断、一瞬间等细小的方面的选材训练。如 “一杯茶”、“一盆花”、“一盘象棋”、“一个枕头”、“一张照片”、“一粒进球”。唯其小,才能写得实,写得细。小中见大,通过“小”来折射时代的光辉,反映时代的动脉,感悟人生的真谛。
话题作文“话题”集锦
(1) 2003年浙江省话题作文“沟通”的提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墙,推倒了就是桥”,如果不能正确解读,就不能准确地把握住预设话题的内涵与外延及正确的思维路径,只有在把握理解了“墙”,“桥”的比喻义和“推倒”的语境义,才能准确定位出写什么。
例文1:沟通
黄老汉种了一辈子的地,没想到竟然也培养出了一个当局长的儿子。
儿子工作于县城,又忙,一年中难得回家一趟。
这年中秋,又恰逢黄老汉生日,于是局长儿子百忙之中偷闲赶回老家为黄老汉祝寿。
爷儿俩饭罢,就坐在院子里葡萄架下聊了起来。儿子端起茶杯说:“爸,咱俩好长时间没在一起……。”“别叫‘爸’,听着耳生,叫‘爹’!”儿子的脸阴了一下,但马上又恢复了正常。“爹,咱爷儿俩好久没在一起说说话了。今晚上,咱爷儿俩就说点掏心窝子的话,沟通沟通。”
黄老汉点燃烟杆子,默默地听着。
于是儿子问道:“爹,你这一辈子最高兴、最幸福的事是在什么时候?”
黄老汉把烟杆子一放说:“嗯,那得算粮食大丰收的时候。”
“爹,这叫空话、大话、套话,当农民的谁不希望粮食大丰收。”
“那,儿子,你什么时候最幸福、最高兴呢?”黄老汉反问。
儿子答道:“爹,我这辈子最幸福、最高兴的时候嘛,就是下属给我汇报工作情况时。”
黄老汉又点燃烟杆子,叭嗒叭嗒抽了几口后说:“那有什么可高兴的,一个人坐着,听一群人在哪里叽哩呱啦讲个不停。”
儿子马上接口道:“哪里啊,他们都是拣我喜欢听的话,只要他们稍一讲错,那我就敲敲桌子,碰碰茶杯或‘唉’一声什么的,他们就不敢说下去了。”
黄老汉把烟杆子放在石凳上,使劲敲了两下。儿子问:“爹,你咋了?生气了?我没惹您老人家呀?”
黄老汉接口道:“小子,你爹刚才说得不好,现在我重说。我这一辈子最高兴、最幸福的事,就是有你这个第一个成为村里的大学生的儿子,而现在你却使我失望,你没当几年官,官气倒长了不少,真没想到……”
说完,黄老汉站起来要回里屋。突然,黄局长激动地站起来,厉声喝到:“同志,你这是什么态度?我还没说散会呢!”
2003年江苏泰州市考题是材料+话题的形式,试题提供了杜鲁门母亲的一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