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00字。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遵义市二中李德亮563000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这一部分,在考纲中的表述共有9条,其中属于识记这一能力层级(A)的有2条,属于表达应用这一能力层级(D)的有7条。在高考试卷中包括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是客观选择题,第六板块是主观表述题。在2005年和2006年的全国试卷中,分值都是27分。
要这一部分中,今年的考纲与去年相比,表述不同的有两处:
一、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二、识记现代常用汉字的字形。
其实,就是没有修改,我们在备考时也只能立足于“常用”的角度。只是有了这一变化,使考纲的要求更为明确,我们也可以放心地缩小复习范围。
一、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语音题在1999年、2000年停考了两年,可随着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深入开展,这个题目又重新出现在高考试卷上。由于各地方言的语音差异很大,所以,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而且考题一般是从高中生的实际出发,题目难度不大,一般不会出现偏题、怪题、难题。在2005年的16套试题中,有12套有语音题,贵州考卷(全国三卷)没有语音题;在2006年的17套试题中,有11套有语音题,贵州考卷(全国二卷)也没有语音题。
在这一块中,你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受方言的影响,出现习惯性误读;二、对一些形声字的读音区分不开;三、对一些常用的多音字辨读不清。针对这一现状,在备考中,我们可以告诉你们语音三字法,即“排、莫、因”。
1、排除习惯性误读的干扰
有些汉字,由于方言的影响,或是受各种传媒的误导,我们长期误读,却一直没有发现,这给我们的判断带来了干扰。因此,我们要告诉你们一些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尽可地排除消极影响。如:贵阳话中韵母i和 ü 混淆,如“雨伞”和“钓鱼”;六盘水话中声母h和f混淆,如“飞机”和“回来”;沿河话中ian和inɡ混淆,如“发钱”与“面条”,我们县有曾经有一位领导也说“全县(误:xing)人民”;遵义话中三声与四声混淆,地方话读第三声的,在普通话中通常是第四声。因此,要告诉你们地方话与普通话的差异,进行相应的调整。如:
埋怨(mán) 创伤(chuānɡ 1993年全国)
心广体胖(pán) 唱主角(jué 2004年湖南)
乳臭(xiù)未干(2004年重庆)
粗犷(ɡuǎnɡ 2003年北京)
洗洗涮涮(shuàn,2004年福建)
自怨自艾(yì 2004年天津)
2、莫依声读音
形声字是汉字中最多的一类字,形声字的声旁虽然表音,但声旁并不等于汉字的读音,它往往只是反映一个读音的倾向。有相同声旁的汉字,常常是读音相近,而不是读音相同,所以,要告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