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00个字。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
息县岗李一中 李效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给教学工作提供了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手段,优化了语文教学结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技术不仅容量大,而且可以利用其形、声、色等功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器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通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教学《斑羚飞渡》这一课时,用三维动画模拟一个震撼人心的场景:一群斑羚,为狩猎队所追杀,逃到悬崖边。当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时,显得那么惊慌、无助,它们“胡乱蹿跳”,一只老斑羚竟想奋力“跳过六米宽的山涧”,结果“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我停止了播放,从屏幕上同学们看到了这样的问题:①斑羚们该怎么办?②学习了本文,同学们想到了什么?这时学生三五成群地讨论起来。各小组代表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我又继续播放画面:“随着镰刀头羊的吼叫,”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拔,老年斑羚为一拔,年轻斑羚为一拔。为了种群的生存,老年斑羚毅然决定牺牲自己。当老年斑羚的数量比年轻斑羚那拔少时,镰刀头羊自觉地走到老年斑羚的行列中,“有几只中年公斑羚跟着镰刀头羊,也自动从年轻斑羚那拔里走出来,进入老年斑羚的队伍”。他们一个个充当年轻斑羚的桥墩,让年轻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而老年斑羚则笔直坠落山崖。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勇于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激起学生心中丰富的情感。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各自畅谈自己的看法,课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转变观念,要明确自己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则是主体地位。师生关系有点像导游与游客的关系。教师只是引导,大好风景还得由学生自己去欣赏。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给予足够的参与时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如讲授《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在第一课时即将结束时,我播放了《上甘岭》的电影片段,学生被那炮火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