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910字。这是一次体验式教学讲座,着重介绍体验式教学的概念、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和实施办法,论述通俗简明,视界宽阔,可操作性强,可以作为实行体验式教学研究的参考
体验式教学讲座
株州市景弘中学李国斌
根据课题组安排,我要给大家做一个《体验式教学》专题讲座,今天,我准备给大家讲四个问题;
一.什么叫体验式教学?
二.体验式教学产生的背景
三.体验式教学产生的理论基础
四.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一. 体验式教学的概念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做体验。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体验: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例如,作家到群众中去体验生活。他深深体验到了这种工作的艰辛。
然后解释什么是体验式教学。
语文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
二、体验式教学产生的背景
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汉民族语文教育,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我把这个漫长的时期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古代到1903年
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是四书五经,教学目标是通过科举走上仕途,是纯功利性的。这段时期,语文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阶段,从1903年到20世纪30年代
1902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办学校,1903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形成我国近代第一个较为系统、完备的学制。从此,语文学科才成为学科意义上的独立学科。但是语文学习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教学方式是灌输式。
第三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30年代,语文教育出现进步。叶圣陶、夏丐尊等人发起改革,主张“教是为了不教”强调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他们编写教材,进行改革实验,在教学方式上开始进行改革和探索,至今影响很大。
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学习苏联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的直观性、教学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段时期,有了体验式教学思想的萌芽。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