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000字。适合高中学生训练
中学生语文阅读全程训练
(人教版教材第二册)
浙江省义乌中学王新伟编撰 邮编:322000
第 四 单 元
【单元点击】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均为唐代散文,代表了唐朝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不同风格。从体裁来看,有奏疏,有序文,有杂说,有文赋,可谓异彩缤呈,众体兼善。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设喻明理,规劝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王勃的《滕王阁序》在严格的形式束缚中,使用铺排、描摹、叙事、抒情等技巧,发挥汉语特有的对偶、声韵、事典等表现手段,摹写生动、情致宛然、和谐可诵;韩愈的《师说》是一篇反抗流俗之风、建立全新师道的论说时文;杜牧的《阿房宫赋》语言华美、句式整齐、声调和谐,可谓“穷奇极丽,至矣尽矣”(清人金圣叹语)。
学习这四篇课文,要把重点与难点锁定在对创作风格与语言特色的感悟与把握上,并要求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词义和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四篇课文的语言均音韵铿锵,具有旋律美,吟诵起来将是一种享受。
【课内精炼】
谏太宗十思疏(节选)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阅读训练]
1.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居安思危 ── 处在安乐的环境里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
B、载舟覆舟 ── 指能托起船,也能打翻船。后来用来比喻民心向背的重要。
C、垂拱而治 ── 不亲自去管理朝政,垂衣拱手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多用于赞美古代帝王无为而治。
D、文武并用 ── 文臣武将一起被选用。
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将有作(作为) 乐盘游(徘徊不前)
B、思谦冲(谦虚) 虑壅蔽(堵塞蒙蔽)
C、惧满溢(容器中水满则溢出,本文指骄傲自满,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黜恶(排斥)
D、宏兹九德(使……光大) 谬赏(错误、不恰当)
3、下列句中加点的数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C、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D、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4、本段文字提出了“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它们分别是(每点请各用五个字概括)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以上“十思”的核心内容是 。
5、对本段的一些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十思”的第一思,谈的是君王的个人欲望。
B、“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这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也是治理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C、“乐盘游,则三驱以为度”谈的是君主的行为准则。
D、做到了“十思”,国家就会“垂拱而治”
6、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7、在这一段中,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链接】
魏征谏太宗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夏,五月,魏徵上疏,以为:“陛下欲善之志不及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谴罚积多,威怒微厉。乃知贵不期骄,富不期侈,非虚言也。且以隋之府库、仓禀、户口、甲兵之盛,考之今日,安得拟伦!然隋以富强动之而危,我以寡弱静之而安;安危之理,皎然在目。昔隋之未乱也,自谓必无乱;其未亡也,自谓必无亡。故赋役无穷,征伐不息,以至祸将及身而尚未之窹也。夫鉴形莫如止水,鉴败莫如亡国。伏愿取鉴于隋,去奢从约,亲忠远佞,以当今之无事,行畴昔之恭俭,则尽善尽美,固无得而称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