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6800字。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必修三测试卷
一、(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舞榭(xiè) 笃信(dǔ) 露脸(lù) 鬼崇(suì)
B、樯橹(qiáng) 物阜民丰(fù) 靛青(dìng) 瘪三(biě)
C、懵懂(měng) 酹江月(lèi) 绦子(tāo) 不胫而走(jìng)
D、拂晓(fá) 枕藉(jiè) 潦水(lǎo) 烔烔有神(jǐng)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身量苗条,体格风骚。(这里指姿容俏丽)
B、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一点儿)
C、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轻浮放荡)
D、无意中使得那个对人类几科看都不愿看一眼的受人歧视的天使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得不足。形:比较。绌:不足)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平挹江漱,幽阒辽 ,不可具状。
B、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C、宜咏诗,诗韵清绝。
D、自翰林出滁上。
4、下列是对《声声慢》这首词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十四字,连续使用叠字,写词人孤独寂寞,渴望找到一种精神寄托,结果遇到的是冷冷清清的环境,心里更加凄惨、悲切了。
B、“乍暖还寒时候”是说早春的气候特征,忽冷忽热。也指所处的时代、社会不安宁。
C、“独自怎么得黑”写她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说时光真是难熬。
D、“怎一个愁字了得”写她无法把愁绪排遣的苦况。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18分,6-9题,每小题2分;第10题6分;11题4分。)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