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真的死于乌江吗——《史记·项羽本纪》再读考证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素材 / 选修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9/19 19:59: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000字。项羽不死于乌江考
□冯其庸
《新华文摘》2007年第17期
  乌江自刎,这是千古流传、人人皆知的一个历史人物项羽的结局。但这个传说是否可信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思考,甚至连史学界都没有予以注意,一直是沿袭旧说。1985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安徽定远一个中学老师写的文章,题目是《项羽究竟死于何地?》。他征引《史记》、《汉书》的材料,结合当地的一些遗迹,指出项羽是在东城(今安徽定远)自刎的。文章发表后,颇得到一些好评,还被多家报刊转载。现在,此事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了,当时的热点早已冷却了,事情又回复到原样。我看后来出版的有关书籍,仍旧说项羽自刎乌江。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所提出的项羽自刎于东城的说法没有得到认可。
  恰好我从1982年起,开始调查《项羽本纪》的一些史迹和地理位置,我曾调查过“下相”(今江苏宿迁,项羽的出生地)、古盱眙(项羽立楚怀王孙心为义帝处)、东阳城(东阳少年聚众起事,立陈婴为长,号为“异军苍头特起”处)等等,后来又调查过鸿沟(在今河南郑州,楚汉相争以鸿沟为界处)、彭城(今徐州)等处。1986年我又两次调查垓下、灵璧和定远的东城、阴陵、虞姬墓,又到乌江作了调查。2005年11月14日,我再次到定远调查了东城、阴陵、大泽等遗址,二十年前调查过的古城遗址,现在都已立了碑记。前一次的调查后,我脑子里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今年的这次调查,使我决心对这个问题作一番考证。
  一 司马迁对项羽败、死的叙论 
  要考证这个问题,还得从最早的记录——司马迁的《史记》说起。所以需把《史记》有关的文字全部引录下来,以便检验核证。《史记·项羽本纪》云: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