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730字。
中学诗歌教学艺术初探
内容提要:我国诗歌教学自古以来就耸立在中华教育殿堂中的首要地位,为造就中华民族历朝历代文化精英发挥了伟大作用,立下了不朽的功迹。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诗歌教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诗歌教学成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当前中学诗歌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力求避免失误,正确规范自己的诗歌教学行为,不辜负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本文就上述内容试作探讨,读了一些自己的粗漏认识,无非抛砖引玉而已。谨望长辈诸师并同仁诸君不吝教正为盼。
关键词:诗歌教学 以人为本 创新 意境
中学诗歌教学有什么重要意义?目前中学诗歌教学的一些做法怎样?如何拿捏中学诗歌教学中各种做法的程度分寸?本文试作如下探讨。
一. 诗歌教学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中国是诗歌古国,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精粹。中国又是诗歌古国,诗教是中华教育之魂宝。如果说,把诗歌比作中华文化的皇冠,那么,诗教则是这皇冠顶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的诗歌诗教文化又是我中华民族可以自豪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参天大树。试问世界各国各地,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有我中华如此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呢?没有。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有我中华如此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呢?没有。如果把世界文化历史比作天上的银河系统,那么我中华民族的诗歌诗教传统就是这银河系中硕大灿烂的恒星级别的星球。以前,它在银河中闪亮,今天它在银河中闪亮,以后,它将永远在银河中闪亮,发出它的光和热。
1.1.“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诗经》的“美刺”,神奇的诗教
我国早在商周时代便有了诗歌,也就有了诗教。在殷圩文化层里就发现甲骨文关于反映射猎的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三百篇作品。其中不少于诗篇反映了诗歌的美刺即诗教作用。例如《大雅·崇高》云:“吉甫作颂,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中伯。”这是大臣尹吉甫赠周宣王之舅申伯的诗,颂扬申伯的德行。美刺,冀扬善而抑恶。又如此《小雅·节南山》云:“家父作诵,以究王凶,式讹尔心,以畜万邦”。这是大夫家父讽谏周幽王的太师尹氏的弊政的。尹氏执政不公,任用小人,天怨人怒,家父做诗,“以穷究王政昏乱之所由,冀其改心易虑,以畜养万邦也。”(朱熹《诗集传》)美刺,冀抑恶而从善。又如《小雅·巷伯》云:“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小雅·四月》云:“君子作歌,维以告哀。”这些是诗人诉说自己的困苦,希望得到听者的关注。美刺,冀扶困以行善,《毛诗序》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义,厚人伦,美教化,称风易俗。”指明了诗歌具有“下以风刺上”,“上以风化下”(《毛诗序》)的上教君王,下教黎庶至神至圣的精湛的教育功能。
1.2.“不学诗,无以言”“兴于诗”。在古代,孔子以诗歌教学修身启智,培养人格
《诗经》的诗作者及诗评者都予诗以厚美的教育功能。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把诗歌做了教科书,扬“诗教”而“教诗”,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诗歌教学之先例。孔子还把《诗三百》以“经”正名,并把《诗经》列在他的教学科目“五经方艺”之首,可见孔子对诗歌教学的重视。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强调学诗“修己”“安百姓”(《论语》)。“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中庸》)而修身必当学诗,“诗本性情……其为言既易知,而咏吟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朱熹《论语集注》)朱熹在这里解读了孔子诗歌教学的熏陶作用及其奇特功效。孔子还谆谆教导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提出“兴、观、群、怨”:“小子何莫,学诗乎?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兴于诗”讲诵读诗歌能使人奋起,产生向上的志向,引发感情上的共鸣,启迪心智“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子诗”(《论语·集解》)指明诗歌教学的伟大意义,鼓励“小子”学诗。孔子说,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指出诗歌对全面培养人格的特殊价值。
1.3.历史上诗歌教学使中华人才代代传承,造就成辉煌的中华诗坛、“江山才人出”“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三百”之后,接踵而升起的明星有“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近代的“新诗”。诗歌主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诗歌教学,随着从孔子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中华民族文化也见证了诗歌及诗歌教学,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的审美教育的实践与功能。诗歌自古到今都被列入历代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正因为教诗学诗的教风文风长盛不衰,才 有人才,诗客骚人辈出,造就了辉煌的中华诗坛,建筑起宏伟的中华诗歌的金 ,沿袭了几千来的科举教育制度,诗艺考试是科举取士的重要环节之一。多少风流奇才往往以奇诗妙联而博得主考者的高评,举为进士,一蹴而就,朝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成为名相贤臣御侍才子,也有不少君主以能为诗作赋而获得风流才子完美帝王之美称并成就其文治武功的煌煌大业,三国魏武大清康乾是为例也。
1.4.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对诗歌一直给予高度重视
在当代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即是革命家军事家,又是大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气魄雄伟,意境开阔,描写了中国革命的壮丽画卷,表现了伟大革命家的情怀。抗战胜利,一曲《沁园春 雪》在重庆手书赠友后,各报纷纷转载,一时轰动山城。“数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