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900字。
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论纲
(一)人格、人格教育
要回答什么是语文人格教育,必须搞清楚什么是人格,什么是健康人格,什么是人格教育。
人格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同一领域也有多种定义,哲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文艺学、社会学、教育学,都有各自的看法,都有各自的阐述。
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一般被理解为由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人格与人的先天秉赋密切相关,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也与特定的民族文化相关。因此,人格实际上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个性的心理特质的统一,人格的养成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也是民族性格的标志。
教育界与心理学界对“人格”的界定比较一致。定义种类虽多,但一般认为所谓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有能力、气质、兴趣、爱好倾向等,它们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巩固的。也有人这样定义:人格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的作用下所形成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活动模式的总和,这二种定义都强调了人格的可发展性、可塑性,说明了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健康人格,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研究结果。一般说来健康人格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理性、意志、情感的统一,是人的个性朝着健康方向充分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人格就是理想的人格,就是健康的自我。健康人格是各种人格特征的完备结合,它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内部心理和谐发展。他们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毅力和意志都向健康方向发展。他们的内心协调一致,言行统一,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否符合客观要求,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能及时调整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一个人如果失去他的人格内在统一性,就会出现认识扭曲、情绪变态、行为失控等问题。
第二,具有健康人格的人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和他尊、理解和信任、同情和人道等优良品质。友谊使人开朗、热情和坦诚。而缺乏友谊的人,在情绪上往往有很大困扰,轻则产生恐惧、焦虑、孤独,重则产生多疑、嫉妒、敌对、攻击的心态和行为。对那些嫉妒心强的人,很难想象他们能在互惠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傲慢自大的人也绝不会虚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人格健康者,在日常交往中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芳自赏,能够使自己的行为与朋友、同事、同学协调一致。
第三,人格健康者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他们在学习、工作中被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热情所推动,并能和他们的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他们勇于创造,善于创造,经常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革新,有所建树。他们的成功,往往又为他们带来满足和愉悦,并形成新的兴趣个动机,使他们的生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