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90字。
社科文阅读“筛选和整合”
满 分 策 略
一、 “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必考部分)能力要求: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中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筛选和整合≈现代文阅读
【例1】2005年上海卷《民间剪纸》第1题
剪纸艺术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 )
A. 社会物质生活的需求
B.社会艺术情趣的需求
C.社会精神生活的需求
D.社会价值取向的需求
【答案】C
【解析】相关句在第一段。
【原文】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例2】2006年上海卷《城市色彩》第1题
作为城市面貌的重要信息之一,城市色彩可以反映城市的
【答案】地区、民族和文化特征
【解析】相关句在第一段。
【原文】色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自然环境的美丽多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财富,那么城市则凝聚了人类自远古以来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城市面貌是地区特征、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的直观反映,城市色彩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
【满分策略之一】找准相关句
【满分策略之二】找准关键词
(以便找准相关句)
【满分策略之三】速读全文,概括段意。
(以便找准相关段)
【满分策略之四】循序渐进,依次搜寻。
(一) 2005年上海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8分)
①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概括→剪纸艺术的民间性。
②从技法上讲,剪纸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出所要表现的形象。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的表现力具备无限的深度和广度。其线条细如春蚕吐丝,粗如大笔挥抹。不同的花式可粘贴摆衬,亦可悬空吊挂。由于剪纸的工具简便,材料普及,技法易于掌握,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特性,因而这一艺术形式从古到今,几乎遍及我国的城镇乡村,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概括→技法多样,深受喜爱。
③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