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以学生的一篇习作为例,来谈插叙和写景渲染在作文中的妙用,约2380字。
“行动”加“心动” 方才让人“感动”
湖北秭归沙镇溪中学 宋秀琼
初中生作文以记叙文为重点,记叙文无外乎写人叙事,事是人做出来的,所以记叙文说到底就是在写人,一篇记叙文,只要人物活现了,就是一篇好文章。如何让文中人物活现于读者眼前呢?方法很多,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等。在诸多人物描写的方法中,心理描写又尤为重要。因为心理描写写好了,让人看到的不是言行实录的机器人,而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我们可以以这篇《想听奶奶说声“好”》来具体感受。
这是一篇以“清除”或“删除”为话题的作文 。小作者紧扣话题,把奶奶对“我”和弟弟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置于鲜明的对比中,让一个重男轻女的老奶奶的鲜活形象跃然于纸上,能够有这样的效果,文章可以说就写成功了,但这篇文章的成功不只于此,读完全文,我们在意识到奶奶那重男轻女的思想确实需要清除的同时,更为奶奶毫不掩饰的“行动”激起了“我”内心深处难言的“心动”而“感动”,为一个小女孩受到的冷待而揪心。这一点全是心理活动的描写所产生的效果。具体说来,这篇文章运用了以下五种心理描写的方法:
插叙回忆式。第(4)段通过回忆正月奶奶家门前的那一幕,告诉读者是什么思想致使我不愿意去奶奶家的。
抒情独白式。第(5)段后部分与第(16)段用抒情的笔法展示我听了妈妈和奶奶的话后的内心反应。
写景渲染式。第(6)段通过对路上风和路的描写,巧妙的暗示了自己不愉快的心情。
神态显示式。第(8)段用“强装笑脸”的神情表现了我对奶奶的不喜欢。
梦境描述式。最后一段通过描述睡梦中奶奶呼唤我的情景表达了我渴求奶奶向喜欢弟弟一样喜欢我的强烈愿望。
全文虽没有一处“我想:……”的内心直白式的心理描写,但读文后,我们不仅象钻到小女孩心理去了似的,对小女孩去奶奶家的前前后后的所思所想了如指掌,更为小作者的不公平的待遇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以上种种心理描写让我们入情入境,与作者产生了感情共鸣。
你想读者因你的文章而“感动”吗?别忘了在对人物进行语言、动作、肖像等描写的同时,通过插叙回忆、内心独白、写景渲染、神态显示、梦境描述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记住:“行动”加“心动” 方才让人“感动”。
想听奶奶说声“好”
湖北秭归沙镇溪中学 田紫艳
⑴临近春节了,妈妈和往年一样,决定带我和弟弟去看望年迈的奶奶。
⑵“什么?又要去看奶奶?”听说要去看奶奶,我像触了电一样,迅速从沙发上跳了起来,“我可不可以不去呀?”我向妈妈央求。(设置悬念,这孩子怎么不愿意去奶奶家呢?)
⑶“不行!”妈妈的语气很坚定,“这怎么可以呢?作为奶奶的孙女,一年到头难得去一次,怎能说不去就不去呢?”听了妈妈的话,我像一只泄了气的气球,软棉棉的摊坐在沙发上。(比喻句再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往下看。)
⑷正月奶奶家门前的那一幕,闪电般清晰的浮现在眼前。刚到奶奶家门前,奶奶就欢天喜地的迎了出来。我和弟弟一同甜甜的叫了声“奶奶”,奶奶来不及应声,轻轻的摸着弟弟的头,“哎哟,我的乖孙子,累坏了吧,快进屋歇会儿去。”说着笑咪咪的拉着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