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70字。
第五章 感悟
Szpji2003
类别36·变化
【考场聚焦】
翻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你会发现“变化”这一话题频频出现在各类试题中。它的出现是新课程改革下人文性、探究性要求的使然,也是命题者要求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现象的产物。
关于变化的内容,可写的东西很多。能够从变化中发现美,这正是命题者的意图所在。最近的模拟试题曾出现以“变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从沿海到内陆,从城市到农村,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新变化,这为中学生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要求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去体味美,从人物的一言一行去反映思想的变化。
变化是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2004年江苏高考要求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提示语“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就提醒我们要注意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2005年福建高考对圆和不规则图形的联想也属这一类型。变化也是常考常新的话题,由此可以衍生出量变与质变、短暂与永恒、静止与运动、盛与衰、大与小等无数个子话题。2006年浙江高考“生有所息/生无所息”就讲了生命的运动问题,2007年四川的“一步与一生”强调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等等。相信今后,“变化”的子话题将会为命题者所青睐。
【母题解说】
变化就是不拘泥,知变通。变化就是调整自己,适应环境,适应社会,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变化就是时下最流行的一句话——与时俱进。
变化,这是物质世界发展的规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逝者如斯夫”,流水在不断变化;“月有阴晴圆缺”,月亮一直在残缺与完美间徘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人更是在时刻变化。东山魁夷说:“我们都是群鸟中的一只,在苍凉的不毛的大地上飞翔。”涩涩的文字中包含着执拗的追求,飞过苍山洱海,飞过四季轮回……飞来的是幼稚与不安,飞走的是成熟与自信。经历了磨练打造,经历了不变信念,你会发现变了的是自己的心态,变了的是自己的人生花园,在自己的打拼下,花园里一片灿烂,花儿争奇斗艳。让我们用不变的信念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古希腊人认为杂多的、变化的、暂时的对象是不真实、或不太真实的,只有单纯的、统一的、永恒不变的对象才是真实的存在。他们习惯于用不变的原则统摄运动变化的世界,万事万物都被归结为静止的、永恒的存在。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我们应用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变与不变。
【思路点拨】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我们的社会生活也越来越变得五彩缤纷,纷繁复杂。同时我们的思维方式、心理行为、价值观念等等也都在“与时俱进”,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可以由身边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一言一行、方方面面。可以通过茶馆的变迁见证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可以论述人生中变化的是无常的世事,不变的是每个人的进取之心。当我们在成功与失败之间翻滚得晕头转向时,请记住,你是一张外表迷离但价值不变的旧钞票;请记住,你的价值应当明确在自己心里;请记住,你可以是钻石,也可以是沙砾,但你的人生价值在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