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030字。
关于现代文阅读(必考)的备考
一.关于考纲
高考备考,首先应该学习、理解考纲。这里我们先将06年的考纲与07年的考纲作一点对比,由此看看现在的现代文阅读(必考)要求有些什么变化。
1.新旧“考纲”表述上的差异
①文本阅读类别划分的差异
关于“现代文阅读”,06年考纲的要求说明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这个表述,提到三类文章,07考纲的表述则是两类。这主要是为对应新课程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学习内容,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不同要求而作的变化调整。能够“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应是考生具备的基本阅读能力,是应该掌握的共同基础,所以是“必考内容”。文学作品的阅读,讲求的是个性化、多元性的阅读,这就决定这部分阅读考查的应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定位于“选考内容”。
07考纲的表述与06考纲的表述也有不同,指明是“阅读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这里所谓的“论述类”文章当然可以理解为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议论文,出现在试卷中通常就是社科类文章。如果结合新课程相关课文的学习内容看,这里“论述类”文章的范围应该有所扩大,它还应该包括有时事评论、思想评论、文学评论等一类的文章。而“说明类”文章可以理解为是说明性文章。从文体上来看,现代文(必考)的阅读考查要求主要是针对议论文、说明文的阅读进行的。
②考点表述的差异
有一点的细微差别: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06年的考纲对这一点的表述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两相比较,07年考纲的表述把“词语”改换为“概念”。词语的含义一般指词典义,它是固定不变的。当然,在文中的词语含义多半不是词典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受上下文影响,会产生一种新的临时的具体的含义。说明类或论述类的文章阅读,往往会涉及自然学科或社会科学的新概念、新知识、新事物,文本内容的特点,常常影响到阅读考查的要求目标更多是侧重于对相关概念或说法内涵、性质的理解把握,严格地说这样的理解似乎已不是属于词语含义的范畴。这一变化,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使阅读要求的指令更加恰切、清楚。
2.考点设置的差异
06年考纲设有“推断与想像”考点;而07年考纲则不见这一考点。
二.关于命题
仅从考纲的表述看,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必考”的阅读与旧高考的“小阅读”似乎差不多,其实不然。且不说题型变化为既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简答题,明显不同于过去的全是选择题的形式。就以命题思路来看,也有了一些明显的、值得琢磨的变化。我以为,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