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40个字。
以人为本的渗透教育
浙江省长兴县夹浦镇中学 温晖明
[内容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根本取向,更是现代德育的目标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和欣赏学生,从环境氛围、行为习惯、思想情感、学习方法等方面反复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渗透教育,使学生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教育和关怀帮助下,循序渐进,逐步走向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学生 渗透教育
作为一名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应始终站在班级教育工作的最前列,担负起培养班集体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这一神圣而艰巨的任务。
新课程观要求德育应树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改变以前那种在教育工作中“只见物不见人”的异化现象,要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和根本归宿。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人获得自主和谐全面的发展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但是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交互发生的结果。学生的成长发展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量的不断积累过程,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质的飞跃。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德育的过程中,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各种量的积累,不断渗透,潜移默化,最终实现质的飞跃——学生获得自主和谐全面的发展。为此,笔者在班级的教育管理上,便采取了“以人为本的渗透教育”这一工作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布置班级,建立温馨家园
为了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创设一种温馨的氛围,每学期我都会对班级进行一些简单的布置:讲台上摆放一些盆景,为教室平添一份绿色;墙壁上开辟“交流天地”、“特长展示”、“光荣榜”等栏目,给学生一片天空,让他们自由飞翔;墙报两侧张贴一幅对联:“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人”,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同时,在新生开学的第一天,我就请学生把自己的生日写在一张纸条上交给我,然后我根据他们生日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建立一个小档案——《学生生日表》,在某一位学生生日的那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