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070个字。
寒假作业:现代文阅读训练
第一部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题。
[甲]“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1.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人因事因地而异。甲文作者所表达的感受是___________,乙文作者所表达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
2.甲文作者把春风比做“母亲的手”,你对春风有何感受?请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感受写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例句,说说下边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好在哪里?
例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抚摸”这个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征,很有感情。]
①……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的第一段把无形、无声、无味的春风描写得有声、有味,试举例说明。
①变无声为有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变无味为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说“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由文中的“这一切”,你还能想到什么?请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忆你学过的古诗,哪些诗句能表现甲文和乙文中的景物?写在下面。(至少两句)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1.为什么小姑娘只给“一点”水给小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语句写出了小姑娘对水的渴望?从文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段中水罐发生了哪三次变化?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