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探究型题目
作者:wangliyao2003 时间:2007/11/22 17:16:4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968
1、考点解说
小说要展示鲜明的人物性格。而人物性格命运无不反映社会面貌。因此,鉴赏小说主要是鉴赏典型性格。要扣住故事情节的发展,从人物语言、行动及矛盾斗争中深刻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性格的典型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其社会意义。
2、典题分析
鉴赏小说的人物性格
如:2007年高考宁夏海南卷《林冲见差拔》14题
……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 ”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
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试就小说内容,探究“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答案: 两种身份:①教头身份。②配军身份。四种性格和心理:①谨慎小心。②沉着冷静。③隐忍顺从。④顾及颜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性格的把握,要结合文本内容来分析作答。
3、方法指导
鉴赏小说主要是鉴赏人物的典型性格:
(1)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来理解人物性格;
(2)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认识人物性格;
(3)从描写手法来认识人物性格特点。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
(4)从社会环境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及典型意义。
如何解答现代文阅读中的探究型题目
1、考点解说
“探究是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新课标省市必考题目。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其实就是考查考生对文本的个性阅读能力,考查考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能够对作品做出自己的评价的能力。因此,探究型题目能够全面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
2、典题分析
根据命题情况来看,在题目设置上,都重视在题目中列出多种不同见解,然后要求考生谈谈自己的个性阅读,如在2007年山东卷《灯火的温情》22题
孤绝是一种人生境界,……。乞助和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它对每个人都同样严酷。这种黑暗也许是一个大时代的国家民族的浩劫,个人只分担了其中的一份;这种黑暗也许只是个人命运中的小插曲,诸如失恋、被诬、疾病等等,
其实,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唯一自持者。假如你在蓑笠翁的位置,会如何呢?我曾问自己。我说,我不如他,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
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案: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这是施行新课标标准以来提出的一项新能力要求,要求考生能够结合阅读文本进行探究。基本是用原文的语句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认识去概括总结作答。
3、方法指导
要解答好这类新题型,一、要做到观点明确,具有探究意味。
由于回答这类题字数要求不多,一般150字左右,绝对不能写太多的闲话。在答题的开始就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开门见山,直接入题。观点还必须具有探究意味,这样,才能让观点站得高,才能体现出考生个性阅读所得的意义。探究意味的得来,就是通过个性阅读,对作品丰富意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二、不能脱离文本而一味地强调个性阅读。
任何个性阅读都不能够脱离文本,观点来自文本,论据同样不能离开文本,在论证时,考生只是让有个性的观点在文本中找到依据罢了,也就是采用“述评结合”的方法,一定要“述 ”和“评”相结合。
三、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学评论基础知识。
现代文阅读中的探究题,其实质就是一道小型的文学评论题,例如,“对散文主题的评论,就要注意不同样式的特点, 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常常是一种思想,一种观点;抒情散文要求思想感情含蓄,耐人寻味。同时还要注意考察作品的精神境界,而散文的精神境界体现在许多方面,诸如作品中的人生观念和是非观念、情绪内涵和格调、意境的开阔程度以及立意的深远程度等。”考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在阅读作品时就能对题目有一个明确的解读方向,不会漫无边际。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