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道作文题,约137610字。
高三作文训练写作指导及精美范文
1、有人这样说:品味人生,最大愉快莫过于做出选择,最大痛苦也莫过于做出选择,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选择。
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择生与择死
“生还是死?”哈姆雷特仰天长问。
生还是死——
屈原在明白楚国的情势后,不愿做亡国之臣,他头戴着巍峨之冠,身披着兰草香服,高吟着“亦余山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纵身一跃进了汨罗江。
生与死之间,他,选择了死。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
司马迁得罪皇上后不得不面临难以想象的痛苦,受到宫刑,但他为了完成《史记》这部几千年后仍为人们所称道的“史家之绝唱”的著作,毅然选择了接受宫刑。他如果像屈原一样赴死,也不失为一个壮烈的举动,但他没有。 生与死之间,他选择了生。
有时,死是一种牺牲,生也是一种牺牲。
有一对同为生物学家的年轻夫妇,在熟悉的森林碰到了一只老虎,他们没带猎枪,不可能逃跑。那男的喊了一声让女的“照顾女儿,好好活下去”就跑开了。老虎朝男的奔去因为考虑的特性就是去攻击逃跑的人。女的平安而回,他为了爱而选择死,她同样为了爱而选择生。
——生抑或死?被什么所驱动?
屈原抱着他对楚国的深沉的爱国之意与悲凉的心情投身汨罗江。他不愿意看到被别人践踏的楚地,他不能够也绝一会选择苟且偷生,不如选择干净的死。“生是楚国人,死亦楚地魂”,屈原死得崇高。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宁可接受宫刑。对于那时的男人而言,宫刑是一种多么巨大的耻辱,遭受着如此羞耻和痛楚的宫刑,司马迁还是使尽浑身气力去撰写《史记》,这成为他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这凝注着他的心血和刻骨铭心的痛。死有时倒比生容易得多,司马迁选择生,可谓悲壮矣。
男生物学家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选择了牺牲自己,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妻子的生。她没有随他而去是怕死吗?不,因为她有更重要的事去做,天平倾斜了,生的力量胜于死。幼小的女儿还需要她,她唯一能做的,应该是坚强地生活,坚强地活下去,他死得可叹,她生得可敬。
为什么有人择生,有人择死?孰是孰非?其实,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要遵循自己的心,就可以了。 选择无处不在,尽管我们未必能遇上这么重大的抉择,但当哈姆雷特的疑问回荡在你身边时,你应该,勇敢的遵从自己的心灵,勇敢地在你选择的路上迈开脚步,前行,前行……
生命的高度
生命,赋予每个人只有一次,弥足珍贵,但有些人却在生死抉择时自己的生命去追求更高尚的,在他们看来更可贵的东西是爱情、正义、他人的生命……①
选择爱情。比利时举行了一场登山比赛,接近山巅时,一直遥遥领先的丈夫忽然失手,惨叫一声向山谷跌去,当他落到妻子的身边时人们看见了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的一幕:妻子奋力向空中跃出然后抱住丈夫,最终两人一块跌入深不见底的山谷。正是那一跃,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永恒的一瞬,正是刹那的生死抉择让人们热血沸腾。我们仿佛听见了妻子的声音:“我要和你永远在一起。”是的,最后的心,也要为你而跳!②
选择正义。6月26日,戒毒日。电视上报道了一个真实的、催人泪下的故事。在一次打黑缉毒的战斗中,一个武警人员不幸落入犯罪分子手中,残忍至极的犯罪分子出于报复,给他强行注射了一支毒品,而这个深知毒品危害的武警人员趁着毒瘾未发作时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是的,他以死的代价作出了选择,他选择了正义。他以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含义!③
选择他人生命。二战中曾有一个爱兵如子的军官,一次空袭中,他看到弹体将要地而左前方尚有一个小战士未卧倒,于是他奋力向前一扑,趴在小战士身上以身相护,炸弹爆炸后两人都平安无事,当军官无意一瞥后发现刚才他卧倒的地方被炸了一个大坑。倘若没有他刚才的一扑,恐怕早已死无全尸了。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但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回报,一种对崇高选择的回报。④
简•爱放弃了自卑,选择了幸福;卡秋莎放弃了堕落,选择了重生;安吉尔•克莱放弃了自傲,选择了苔丝;斐迪南放弃了富贵,选择了爱情;保尔放弃了苟全,选择了共产主义事业;牛虻放弃了生命,选择了革命。⑤
是的,选择可能平凡而又朴实,但其意义却伟大而又深远。正是这一次次心灵的选择洗掉了人类这个物种因物欲而蒙上的恶名,铸就了你坚韧而又脱俗的性格,塑造了你高贵而又圣洁的灵魂,堆砌了你生命的一段段高度!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