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30字。高三备考名著名篇阅读训练材料——《女神》
大许中学 朱孝伟
《女神》,诗集。郭沫若著。收入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后又重印多次。
郭沫若先生的《女神》,是“五四”以后影响最大的一本散文诗集。它诞生于一九二一年,那时,它就像暗夜里通红的火把,指引我们走向前面的道路。青年们受到巨大的鼓舞,从中吸取了奋斗的力量。
《女神》可以说是“五四”时代的一种精神上催人上进的兴奋剂,反抗、自由、创造的精神正是当时社会在百姓心上所渴望、向往的精神。生活在那苦难社会的人们,深深体会到诗集的感情和意义。
反抗的精神是《女神》中最为突出的闪光点。
诗集虽大部分是批判、诅咒、反抗的诗,但其绝不是悲观、消极的感情,却恰恰贯穿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它让人们认识到黑暗过后就是黎明的到来。苦难过后就是新生。作者对中国,乃至于世界的未来充满信心,给人肯定的力量。
写这些东西时,作者的心在跳动,读它们时,我们的心在澎湃。“火”、“太阳”、“电光”、多么强烈的时代色彩。这些色彩和声音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照亮中国的未来。给人坚定不移的革命决心。“女神”中描写大自然的篇数也不算少,他并不是用此作布景,而是把大自然作成要好的朋友,而是再三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避开人与自然的矛盾和斗争。
《女神》中大量作品是郭沫若先生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由于地域,生活方式不同,作者脱离了人民的实际生活,如此一来,在取材就受到极大的限制,作者曾说:“因为耳朵重听,于听取客观的声音不大方便,便爱好驰骋空想而局限在自己的生活里面”,因此“爱写历史的东西和爱写自己”。
如今回望作者渴望的新太阳,已经照耀在我们广阔的大地上,展望的未来已成为现实,我们应该以此精神为鞭策,继续向前面的光明大道迈进!
《女神》的思想内容
集中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个性主义是郭沫若前期的主导思想,在文学上,他要求张扬自我,尊崇个性,代表当时觉醒的青年一代发出要求个性彻底解放的强烈呼声。这种呼声往往通过对“自我”的发现和自我价值的肯定表现出来,显得强烈、热切、无所畏惧,从而构成了《女神》的一个突出特色。如《天狗》中那个要将身上的光与能通通释放出来的飞奔、狂叫、燃烧的“天狗”,正是那个时代个性解放要求的诗的极度夸张。并且,作者把个人的解放同民族国家融为一体,反映了诗人与劳苦大众的利益是一致的。
其次,是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