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200字。楚门中学楚门中学 高二期中质量评估试题
语 文 2007.11
命题人:梁 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到填涂卡上,第Ⅱ卷的答案的答案写到答题卷上
★温馨提示:监考老师分发试卷后,请将班级、姓名、学号先写。开始答题时,选择题的答案要转涂到答题卡上。请同学们交卷后将试卷妥善保存,以便考后分析。
第Ⅰ卷(选择题 共18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
⒈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间断(jiān) 莞尔(wǎn) 怂恿(sǒng) 楔子(xiē)
B、贮藏(zhù) 创痕(chuāng) 作坊(zuō) 濒临(bīn)
C、纤维(qiān) 巢穴(xuè) 粘贴(zhān) 笑靥(yǎn)
D、修葺(qì) 炽热(zhì) 田埂(gěng) 角色(jiǎo) ⒉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
A、斑斓 幅员 吹嘘 金榜题名
B、搏斗 烦燥 青睐 因地制宜
C、余荫 振撼 逻辑 举案齐眉
D、菲红 暮蔼 懊丧 陨身不恤 ⒊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基因组学”这一新的学科是随着人类基因计划的 ▲ 而诞生的。
②日前,南京某公司的业务主管刘奕因谈恋爱“脚踏两只船”而被公司开除。该公司的这一做法引起了一些网友的 ▲ 。
③时间城和无影无踪,看不见摸不着,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 ▲ 。
A、启动 置疑 流失 B、启动 质疑 流逝
C、起动 质疑 流失 D、起动 置疑 流逝 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在,广播不景气,电视频道却越开越多,因而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难免汗牛充栋。
B、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C、1﹕0,中国队终于赢了,赛前人们的怀疑和担心,在主裁判终场哨响这一刻全都寿终正寝。
D、美国官员希望通过审判萨达姆德罪行,来证明他们发动伊拉克战争有理,但专家认为,这次审判对美国来说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⒌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烟花爆竹伤人事件不再发生,全市各有关部门都做了相应的部署。
B、就诗歌的意象特征与整体风格而言,华兹华斯为19世纪的英语诗歌带来了一种洗尽铅华、简明朴素的风格。
C、近日在互联网上,全球华人大签名反对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此举也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D、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这个问题,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和质量检测等部门进行了整顿。
⒍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也是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他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B、司马迁,字子长,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出任太史令后,正式着手写作《史记》。天汉二年,因为李陵事件获罪而遭受腐刑。他忍辱发愤,写出了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开创了中国史学创作人物传记的先河。
C、归有光,字熙甫,,明代昆山(今江苏)人,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他在散文创作上的造诣很深,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质朴,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姚鼐认为,他是唐宋八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D、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是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
第Ⅱ卷(选择题 共102分)
二、名句填空(10分)
⒎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总是离人泪。
②日啖荔枝三百颗, ▲ 。
③ ▲ ,禾黍秋风听马嘶。
④不在沉默中爆发, ▲ 。
⑤人或有一死, ▲ , ▲ ,用之所趋异也。
⑥刑不上大夫, ▲ 。
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 ;屈原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