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50字。
“嫦娥一号”新闻类语段压缩导练
来源:中学语文阅读 作者:井永战
新闻类语段的压缩一般包括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标题新闻、导语、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或信息要点等。
要准确地压缩必须先了解新闻的“五个w”,即 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西),这是新闻必须具备的五要素。压缩时一定要理清何人(包括单位)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事情经过结果怎样。
具体方法和要求
拟一句话新闻,要把握文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踺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所谓关键信息,主要指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提炼时。要根据是否是读者最需要知道的内容,是否是目前最需要宣传的标准来考虑。既然是“新闻”,则应有时间、地点、事件、结果等基本要素;又因是“一句话”,就要简短、明白,把相关内容要点组织在一句话之中。 新闻标题和导语在新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起着提挈全篇、浓缩文意的作用。因此必须简洁、确切、醒目,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一行标题和多行标题之分。常有主标题、引题和副标题。引题放在主标题之前,用简明的文字引出主标题;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一般从宏观大方面着手;副标题(又称辅题、子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一般是从具体人手。
拟写新闻标题,不但要突出主题,内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还要使标题醒目,引人注意。因此,好的新闻标题,往往用词别具一格、结构工整,善于使用修辞方法等。
一般说来标题较标题新闻更简洁,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人物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顿,文末不用标点。
新闻导语是长篇新闻报导的开头,常用一句话概括消息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要素。概括时注意要全面地涵盖新闻基本内容。
概括新闻要点或主要内容。根据题意提取有关的信息,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筛选、概括出新闻主旨或主要内容。
1.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称“绕月工程不是‘天价”’。绕月探测工程从研制到建设,花费了14亿元,不是“天价”。
14亿元,大概是l4公里高速公路的造价。如果按照修地铁的话,可能也只能修两三公里。可我们修了38万公里从中国到月球的路,是一条真正的“天路”。 整个工程的研制、建设,六千多人的队伍,二百多家单位,三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真正体现了“少花钱、办大事”的鲜明特色。
工程花费不多跟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那就是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装备和设施来开展。火箭、地面的设施、卫星平台和技术等,都是适应嫦娥一号卫星的要求做一部分修改。
2.把下面这则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
——第一次探测月球。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首次开展对地球以外天体进行探测的飞行器,主要任务是携带有效载荷进入环月轨道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