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溪诗序》课堂实录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3/28 7:48: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620字。
《愚溪诗序》教学实录
万  瑛
个人简介 
万瑛,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高中教师,南昌市中语会理事,南昌市高中语文教学中心组成员。2000年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省会城市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获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南昌市优秀教师。曾担任“开放型、探究型的语文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主持人。多次在省市各级各类教研活动、研讨会上示范教学或做专题报告。 
教育观点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引领
语文教学到底要给学生什么?每天穿梭在课堂、教材和学生之间,我总是在思考这个问题。在和学生共同营造语文课堂所独有的情境和氛围时,我深深地感到,我也在与学生一起成长。课堂与教材一旦注入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成长意识的呼唤,就会变得鲜活、灵动起来,课堂也就不再琐碎、枯燥。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用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田,用文化建构学生的人格,用文化引领学生的成长,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形式、丰富内容、创新策略。可以说是文化在丰富语文课堂,引领我和学生一起成长。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引领,就是要关注文本中的“人”,注重文本人文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我们不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资源,而且对一些人文读本,也必须高度重视,它们是对课程资源的补充与丰富。另外,还要关注生活中的“人”,用课程的丰富内涵引领学生的成长。新课标多处强调课程设置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
教学实录
师:新学期以来,我们围绕“生命意义”这个专题,学习了四篇课文,它们分别是王学泰的《说士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梁衡的《觅渡,觅渡,渡何处?》、余秋雨的《柳侯祠》。为了纵贯古今,深入探究这个专题,我们将教材重组,安排了第四册古代散文《愚溪诗序》的学习。上节课我们翻译了全文,大家也在课堂上完成了实虚词、特殊用法的整理归纳,而且每人用小纸条提交了两个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答疑解惑中深入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探究“生命意义”这个专题。下面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课文。
(全班朗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字正腔圆,说明对课文有了初步理解。但感情上还略有欠缺,所以今天我们还需要深入体悟课文。
我将同学们昨天提的问题归为五大类:第一类是关于“一条愚溪”的,第二类是关于“两位愚者”的,第三类是关于“予之愚”的,第四类是关于“以愚辞歌愚溪”的,第五类是关于《八愚诗》与“永州八记”的。
我们先看第一类。郑婕同学问:“作者为溪取名为‘愚溪’,但课文中有很多赞赏愚溪的句子,这是为什么?”左越同学问:“作者知道‘愚’字会辱没小溪,却要将此溪命名为‘愚溪’,这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寻求答案还应进入文本。请大家在原文中标出愚溪是一条怎样的小溪,画出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情感。
生:“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这是写小溪的位置。“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