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9520字。福建省永定县金丰中学高考模拟试卷(4)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福建省永定县金丰中学 连宏彬命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共15分)
一、(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中国崛起”是近几年来国际政治中最热门的话题,受关注的程度并不亚于美国的反恐战争。虽然国内外对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是否称得上已经“崛起”有所争议,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政治与外交影响力逐步扩大,而且正在对国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则已经成为共识。
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中文化和意识形态还存在严重的“赤字”。中国在物质力量高速增长的同时,文化吸引力或者说软力量的建设却没有跟上。物质力量与文化力量不平衡,是当前中国内政外交问题的一个症结。中国政府近几年来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国家发展急需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并提出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创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和谐社会需要借文化振兴来实现,因为没有文明与道德,社会就很难和谐;和谐世界也需要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和合”思想。两者紧密结合,都是中国文化力量重建的体现。
从更高的层次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提出代表了中国政府在21世纪全球化国际形势下,寻求中国发展大战略的尝试。中国经过28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目前正需要一种能与之相匹配,并为之服务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理念。
当然,这种理念的创建,需要以文化为内涵,以对全球化国际形势的深刻理解为基础,并从历史的高度思考中国在21世纪的角色和作用。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和官员认识到中国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将之视为中华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复兴是实现强国梦的必备条件。如果中国的文化力量在现有状态止步不前,中国就永远成不了超级大国。
中国人其实最清楚这一点:中国的“王道”就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吸引力和生命力。所以,文化振兴是中国新战略理念构建的根基。
现在看来,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就是中国政府希望既保持国内社会稳定、繁荣和团结,又能为中国外交提供意识形态支撑的新发展理念,中国官方称之为中国发展的“双和模式”。
对内通过文化复兴来实现和谐社会,对外用和平发展来实践和谐世界,几乎能够概括当前的中国大战略。但是,和谐世界的理念能否为外界充分理解并接受,仍须接受时间的考验。
1、下面对“双和模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双和模式”是指既保持国内社会稳定、繁荣团结,又能为中国外交提高意识形态支撑的新发展理念。.“双和模式”是指对内通过文化复兴来实现和谐社会,对外用和平发展来实现和谐世界的新发展理念。
C.“双和模式”的提出代表了中国政府在21世纪全球化国际形势下,寻求中国发展大战略的尝试。
D.“双和模式”包含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创建和谐世界这两方面,它概括了当前中国的大战略。
2、根据文义,系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文化与道德,社会就很难和谐,所以和谐社会需要借助文化振兴来实现。
B.只要文化力量的发展跟上物质力量的发展,那么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超级大国。
C.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吸引力和生命力,“双和模式”的构建根基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道”思想。 D.“双和模式”消除了外国对中国崛起为强国的疑虑,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尚节亭记 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