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10080字。
2008年高考等值诊断提高卷
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暴殄天物 神情腼腆 舐犊情深 忝为人师
B.自我炫耀 头晕目眩 渲染气氛 绚烂多彩
C.暴虎冯河 阿谀逢迎 缝合伤口 蓬头垢面
D.怙恶不悛 才思俊逸 大厦竣工 疏浚河道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现在社会上假货泛滥,从假烟、假酒,到假医生、假警察,应有尽有,让人防不胜防,百姓对此深恶痛绝。
B.在现实生活中,某些人虽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不思进取,甚至常常成为改革发展的“绊脚石”。
C.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下,做生意应讲诚信,像那种“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的蒙骗顾客的做法是愚蠢的。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善于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许多重大问题如果先定调子,就难以集思广益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新上任的主教练具有传奇色彩,他曾率领法国队与巴西队踢进世界杯决赛圈,给中国球迷留下深刻的印象。
B.在某些领域还存在着短视的行为,如为解决眼前木材短缺的问题而—味乱砍滥伐,这真可以说是慌不择路。
C.这次“青春读书旅”夏令营,改变了我过去看书既不做读书笔记,也不写提纲、摘要和心得体会的习惯。
D.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余秋雨的《道士塔》等当代散文,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咀嚼。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崇高的野草魂。 更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
①在雪下面,已出现“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隐约着青春的消息”。
②严冬刚过,残雪犹存。
③为使百花更艳,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在花丛中深情微笑。
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②①④③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海 啸
⑴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有在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全球地震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带一致。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平均六七年发生一次,其中约80%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当海底地震导致海底变形时,变形地区附近的水体产生巨大波动,海啸就产生了。
⑵在开阔海面海啸波高度很低,海啸波在大洋中移动时,波长可达数十或数百公里,波高仅为1米左右,周期2—200分钟。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动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二三百公里到一千多公里。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到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越在外海越安全,因此,准备靠岸或者停靠在岸边的船只要及时向外海开就可以化险为夷。
⑶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可达20—30米。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的灾害。海啸携带海底沉积物,如船只、树木等重物一直冲入海岸线以上几百米的地方。海啸登陆时的速度约达每小时160公里。
⑷海啸产生的巨浪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其间可能间隔几分钟或几小时。地面震动并伴随突然退潮往往是海啸发生的先兆。另外,海啸并不总是以巨浪的形式登陆。它们更有可能是快速涨潮,伴随着水下旋涡。它可以把人卷入水下,并卷起重物,有时可以吞没整个海滩。海啸威力如此之大,所以提前预报非常重要,这样才能赢得提前撤离的时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波沿地壳传播的速度远比海啸波运行速度快,所以海啸是可以提前预报的。例如发生在智利的海啸,需要经过13个小时才能传到夏威夷,约20个小时后才能到达日本沿岸。如果利用海啸监测网获取的地震波记录,在短时间内就能做出海啸警报,可以为该地区赢得时间。
⑸1964年,国际上就成立了全球海啸警报系统协调小组,太平洋由于海啸多发,所以海啸预警系统很发达。印度洋由于历史上很少发生海啸,没有国家参加海啸预警系统,根本没有海啸预警网络,所以此次海啸造成的重大伤亡和没有及时预报关系很大。此次大地震发生15分钟后大平洋海啸预警系统就从檀香山分部向参与联合预警系统的26个国家发布了预警信息。如果印度洋也有预警系统,也许人们就可以更好地利用从震后到海啸登陆印度洋沿岸的宝贵的90分钟。
5.下列对“破坏性地震海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的实质是由水下塌陷和滑坡激起的破坏性大浪。
B.水下地震震级只有达到里氏6.5级以上才能形成。
C.发生区分布与地震带一致,平均六七年发生一次。
D.它的产生与海底大地震造成的海底变形直接相关。
6.下列对海啸造成灾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造成严重灾害的地震海啸大部分发生在太平洋地震带上。
B.正在航行的船只很难觉察海啸的波动,所以不会有危险。
C.海啸如果进入大陆架,骤增的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D.海啸能将海底沉积物冲入海岸线以上数百米,威力巨大。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在开阔海面海啸波高度很低,所以发生海啸时,船只驶向外海比靠岸安全得多。
B.由于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动的水深成正比,所以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
C.由于地震波沿地壳传播的速度远比海啸波运行速度快,所以海啸是可以提前预报的。
D.由于遭受了海啸袭击的重创,所以印度洋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