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8630字。黄家中学2007─2008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答题纸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科目用钢笔写在相应位置。
3. 第Ⅰ卷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钢笔把答案填写准确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空格内,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第Ⅱ卷答在答题纸上。
4. 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语文字词基础(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发酵(xiào) 百舸(gě) 方遒(qiú) 分外(fēn)
B.劲草(jìn) 青荇(xìng) 满载(zăi) 漫溯(sù )
C.使杞子、逢(páng)孙、扬孙戍之 生二人,公与之饩(xì)
支子死,三月释其政(zhēng) 寡人请更(gēng)
D.霉菌(jŭn) 佝偻(gōu) 倾圮(qĭ) 粗糙(zā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廖廓 沧茫 挥斥 激扬文字
B. 粪土 河畔 斑澜 破铜烂铁
C. 油腻 翡翠 枯槁 耐住寂寞
D. 浮藻 开垦 笙萧 书生义气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这么多年来,没有任何人的帮助,服侍瘫痪的父亲,照顾幼小的弟妹,严林
支撑着这个贫苦的家。
②国家也好,群体也好,个人也好,要有尊严与实力,即有了 的精神与能力,才能有与他国、他群、他人“对话”与“叫板”的资格。
③小华的宽容,小林的热情,小冰的细致,渐渐 了王玫的孤僻、冷漠,她变得开朗、乐观、合群了。
A.独立 独力 溶解 B.独立 独力 融解
C.独力 独立 融解 D.独力 独立 溶解
4.下列句子,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他年轻的时候做过许多大事,愈是年老和身体不好,他就愈是沉浸在过往峥嵘岁月的回忆之中。
B.刚刚下了一场大雨,路面上满是积水,他的车一路风驰电掣地开过来,激浊扬清,溅得路人满身污泥。
C.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些残羹冷炙作奖赏。
D.那时候,他风华正茂,官运亨通,每当过年过节,便会有许多沾得上边或沾不上边的亲戚们,提着大包小包,带着各式各样的笑脸,来登门拜访。
5.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B.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C.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D.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6.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写得朴实平易,却有着惊天动地的撼人力量。凡是读过这诗句的人,无不为诗人那真诚的深厚的感情所感染。诗中“我”是喻体:“鸟”指诗人自己。二、文言文基础(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闻寡人之耳者”的“闻”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能为寡人谋而退吴者 B.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C.赵王之子孙侯者 D.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候之国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 老臣以媪之为长安君计短也 B 此则寡人之罪也
皆以美于徐公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C 失其所与 ,不知 D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吾妻之美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