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书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8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4/12 6:38: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欣赏康有为书法,约3410字。 
      康有为,字广厦,广东南海人,故又称为“南海先生”。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公车上书”和“戊戊变法”的领袖,与其学生梁启超一起合称“康梁”。康有为一生,除了政治经历曲折坎坷以外,在学术上也是建树颇丰的,其中他的书法艺术和理论对中国书坛的影响就非常大。 
  和那个年代的所有知识分子一样,康有为幼读诗书,并跟随祖父习字。直到他三十一岁那年赴京应试,因为塘沽口封冻无法乘船南归,他于是暂留北京。正是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大量的“汉魏六朝唐宋碑版”,大大地开括了眼界,以至于“多游厂肆,日购碑版”。经过大量地临摹和与名家交流,康有为对书法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他从此放弃“帖学”,成为一个“碑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所谓“碑学”,就是研究、学习碑刻的书法艺术。这里所说的碑包括石碑、摩崖刻石(直接刻在山崖上)、石经、墓碑、墓志、造像碑,以及宋以后的刻帖等。历史上以南北朝时期的碑刻成就最高,尤其是北朝,所以后世有“北碑”、“魏碑”之称,这一时期碑的形制更加规范,碑文书体也完成了由隶书向楷书的过渡。中国书法这一传统艺术能够不断的继承和发展,古代碑刻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为了探索、研究“碑学”书法艺术,康有为遍临历代名碑,如《石门铭》、《经石峪》、《六十人造像》、《云峰石刻》等。还根据自己的心得,写下了著名的《广艺舟双楫》二十七篇,这部论述书法理论、提倡“尊碑论”的专著在社会上影响非常大,甚至还波及到日本。 
  康有为什么要提倡“尊碑论”呢?这是因为在明清封建的科举制度下,文人为了求取功名,以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和书写那些端正死板、一丝不苟、缺乏生气的院体字,没有变化和创新,导致书法的日趋僵死,失去了应有的艺术价值。后来随着金石学的兴起,有不少文人都在提倡“碑学”,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