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20字。长文短教见功底——兼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碗花糕》一课
长文必须短教。选修教材“长文短教”的关键在于一个“选”字。首先,“选修课程”的“选”主体理应是学生。学生从自己的兴趣、未来发展需要等个性因素出发,主动选择要修习的内容,“选修”二字的本意应在这里。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选修”无法做到学生主动地选择,甚至不能由任课老师或学校备课组选择,只能是根据将来高考的需要进行相对统一的“选择”。这个问题不是笔者这里谈的主要问题,在此笔者要谈的是面对这样的现实,在这样狭小的空间,作为课堂主导的语文教师,怎样去“选”,怎样有所作为,怎样让选修课像选修课。
“我也许不能选择教材,但我可以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站上讲台,老师就是指挥家,就是引路人,责任在肩。于是,“长文短教”就成为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个问题。经过精挑细选的“长文”们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承载着濡养学子的重要使命;“短教”就必然需要删繁就简,去粗取精。有选择的教学是一门大学问,需要大智慧,具备基本的选择能力也是一位老师站稳讲台的看家本事。下面列出“三选三不选”与同行交流。
一选“必须讲的教学内容”。必须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应该说,一个模块、一个单元、一个文本,相对都有一个范围内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根据区域、学校、学生、教师的具体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调整。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教师备课时须认真考虑、仔细斟酌的问题。但在我所听的相当一部分语文课上,它们成为摆设和过场,或者教学目标过多且分散(曾经有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多达12个),或者有重点难点的设计但实际不是那么回事(纸上有重难点,心中无重难点),或者重点难点的设计明显是从别人那里参考来的……总之,感觉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不明显了。
建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文本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等因素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海珠中学杨莹老师《碗花糕》一课为例,高中语文老师都知道,《碗花糕》一文教学重点不易把握,教学难度也很大,课堂教学中经常暴露出“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的问题,杨老师的课将重点定在体悟文本丰厚感情上,聚焦点集中了,其它问题迎刃而解。
另外,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重点”还包括把“学生的接受”作为课堂教学效果重点的更深层含义。体现在对教学时间的分配上,不少老师一遇到时间不够的情况就会压缩学生思考、讨论和答问的时间。杨莹老师《碗花糕》一课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从容的朗读、思考和答问,老师认真的倾听、指点和鼓励。从老师的教学行为中,我们感觉到她心中有学生,宁可自己少讲,也要让学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