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60字。
高考复习文言文句式
(一)省略句
1. 定义:省略了某种成分或某一词语的句子。
2. 常见的类型:
承前省:承接前文的省略。
蒙后省:呼应下文省略。
对话省:生活的语言,经常省略,上下文提供的语境很充分。
3. 按成分分类:
(1)省略主语:
①原因:文言文中,第三人称代词“之”、“其”不独立作主语,句子若重复前边的词语又啰嗦,故造成主语的省略。
例: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前后主语不一致也可省略(古汉语)暗换主语,推测补出。
☆现代汉语中,只能在前后主语一致的情况下,才能省略。
例:桓侯体痛,(桓侯)使人索扁鹊,(扁鹊)已逃秦矣。
例: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
例:椽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狗彘食人食而(诸侯贵族)不知检,涂有饿莩而(王)不知发。
(人们)爬上树去捉鱼,虽然捉不到鱼,却没有后灾。
(主语是泛指,不确指,在意思清楚的情况下,不言自明)
(2)省略谓语
谓语一般是不能省略的,故省谓语的情况较少。
例: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不好)也。”《寡人》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
于是冯婉贞带领这群青年整装出发,(他们)都(穿着)黑色的衣服,(拿着)雪亮的大刀。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效法,(选择)他们之中的缺点加以改正。
☆好言自口(出),莠(恶)言自口(出)《诗经·小雅·正月》
(3)省略宾语:在动词之后的宾语,所省的多是代词“之”。
例: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愿令(之)得补黑衣之数。(代舒祺)
☆念悲其远矣。
念(之)悲其远也。(代媪)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扶苏以数谏(皇帝)的缘故,皇上使(之)在外而带兵。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之:代狼)以骨。(《狼》)
4. 省介词:主要是“于”和“以”。
例:
☆是儿少(于)秦武阳二岁。《童区寄传》
这个小孩比秦武阳小二岁。
☆晋军(于)函陵
秦军(于)汜南。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荆州的百姓依附曹操,不过是被武力所迫罢了。
☆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
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它,何况是活马呢?
(动词后跟一个名词或代词,判断是否双宾)
5. 省介宾:“与、以、为、于”等介词之后的代词宾语常被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