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 共21题,约9820字。2008年全国重点中学高考最后冲刺模拟卷
语 文 2008.4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执拗(niù) 自给自足(gěi) 下载(zǎi) 规行矩步(jǔ)
B.蜕变(tuì) 浅尝辄止(zhé) 杉木(shān) 里应外合(yìng)
C.弄堂(lòng) 永垂不朽(xiǔ) 诬蔑(wū) 间不容发(jiàn)
D.亲家(qìng) 道义相勖(xù) 赎罪(shú) 一曝十寒(pù)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创新形式,将革命传统经典题材与时代发展完美结合,让红色文化的主旋律在广大观众心中演绎得淋漓尽致,是江西打造文化品牌的重头戏。
B.近年来,每到岁末年初,全国成千上万的考生徘徊在艺术招生院校门前,试图挤上艺术高考这辆列车,如火如荼的艺考热,已经成为整个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异曲同工,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强调“和”的精神,就是要和睦相处、和谐共生。
D.“艳门照事件”尽管炙手可热,可毕竟是一个“少年不宜”的敏感话题,怎么成了港校招生面试的备选之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福娃”和“海宝”作为最近几年我国知名度最大的动漫形象,完全符合打造成经典卡通形象的可能性。
B.将《赤壁》投放到全年仅次于贺岁档的暑期档公映,很有可能以空前的票房成绩改写中国电影市场档期的格局。
C.全球变暖已是不争事实,为避免气候变暖不至于引发危机,必须在10至20年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停止增长。
D.垃圾邮件是网络文明中久难治愈的痼疾。它并非始自今日,可以说,自互联网诞生,电子信箱启用之时,垃圾邮件就产生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时,我已经沿着巴尔扎克身边那一条笔直的沙径,走到了花园的尽头。沙径的两边种着两排高大的梧桐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园的尽头有一个大水池,水池旁立着一些裸体雕像,而中央则是有名的《乌谷利诺》。
①我听不到它们动人的和声,
②只有落在路旁的一些红色的花瓣,
③虽然有阵阵微风,
④可惜树叶已经落光,
⑤也看不到花园里葱郁的景象,
⑥向我透露着这个园子里的风光。
A.③④①⑤②⑥ B.④②③⑥①⑤ C.③⑥④①⑤④ D.④③②⑥①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寻找地底的另一个生物圈
吴再丰
近年来,人们得知在地底深处,没有阳光和氧气,且高温、高压的严酷环境中,出乎意料地生息着各种微生物。它们完全不享受太阳的能量,大多是靠从地球内部涌现的化学能量合成有机物来生存。这样的生活方式彻底推翻了我们此前掌握的科学知识,可谓是新的生命的形式。
地下的温度随着靠近地球内部的热地幔而升高,每距地表深1000米,地温约上升20℃至30℃。我们知道现阶段生物生长的最高温度记录是113℃,所以乐观地估计生物生长的最高温度值是120℃至150℃,由此认为在距地下5000米左右的地方仍是微生物可能生息的环境。如果估算这样的地下微生物的生物量,有可能是远远超过迄今为止所知道的陆上或海上的生物量总合。地下生物圈是地球最大的生物圈,这是地球上留下的至今尚未开拓的巨大生物圈。
地表附近的水,例如在农田中,每毫升有100万~1000万个微生物。据该研究室的调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值几乎到地下840米不变。甚至在近1000米的地下,生存着几乎与地上同样数量的微生物。地下微生物的住处是在地下的岩石等缝隙空间。因微生物的尺寸是1微米左右,所以只有此尺寸大的缝隙、裂缝和水,微生物就有存在的可能性。
那么,在地底的大量生命是怎样维持生命的呢?其方法是靠地底的岩石营养为生。所谓岩石营养是从无机物(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