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ppt78(说课)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四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8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5/30 15:31:0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3张。另加文字说课稿一份,约2840字。
  《声声慢》说课稿
  一.说教材
  《声声慢》编排在必修四第三专题“词别是一家”板块的最后一首,也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讲到的最后一首词,因此比较适合学生运用学习过的诗词鉴赏方法来欣赏本词。《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抒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这首词与她的早期词作相比,在情感内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失去了丈夫,词人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孤独和人生的乏味,往日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和亮色。这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在这里,可以补充她的前期作品,既可帮助学生完整阅读李清照,也可帮助学生读懂那个时代的动荡和变迁,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此愁”与“彼愁”的天壤之别。
  二.说学生
  1、九年级上学期,学生诵读过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破阵子》,对李清照的身世经历有所了解,学生应该对豪放和婉约的说法也有所了解。但这两首词在初中教材中都属于“课外诵读篇目”,可以断定,学生对李清照的身世经历、靖康之耻以及豪放、婉约的风格都掌握得不深。
  2、本首词之前,学生学过柳永、苏轼、辛弃疾这三大家的作品,对词的文体常识和基本鉴赏方法已有所掌握,对豪放和婉约的风格特点也有大体认识。
  3、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专项教学诗歌,教师已经比较系统地讲授了形象与意象的概念、特点,并初步培养了学生分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与情感的能力。
  4、尽管有这些学习本词的有利条件,但现在的中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喜爱程度差别很大,对于喜欢这些作品的同学,要让他们“一见钟情,从此倾心”;对于那些不喜欢诗词的同学,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力求做到“日久生情,至少曾经”。 
  5、我所面对的海宁一中的学生整体水平海宁排第二,够聪明的学生不够勤奋,够勤奋的学生不够聪明,多数的学生是属于这样的类型,因此在课堂上既要重基础也要重能力。
  6、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李清照前、后期作品不同风格的把握和意象分析的准确性不够。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以及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知识与能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