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610字。
2008高考作文可能涉及到几个角度及相关作文素材
1、以理性的态度面对和思考别人的批评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个学习绘画者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标价1000元出售,其首位顾客均说了一句相同的话:"您的画怕是值不了那么多吧?"
其中一人听后仔细掂量,最终以2000元售出;而他经过后来的刻苦努力,成为著名的画家。他就是丁托列托。
另一个听后轻轻将画撕毁,从此改行学习雕塑而成为一代宗师。他就是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
第三个则认为自己的画或许真不值那个价,便降低要求以500元售出。至今,他还是一个三流画家,以卖画糊口,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一直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由此看来,批评有时是动力,激发人向上的欲望;有时是转折,指引人走向另一个成功的巅峰;有时是毒药,一不小心会毁了人的一生。而其实,最关键的是,每个人面对批评的心态。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呢?请联系你的人生体验,以"面对批评的心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写作提示】
本题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思考如何以理性的态度面对和思考别人的批评并反思自我以实现不断的成长与超越。面对批评,有人是一种情绪化的激烈反应,有人则反驳拒斥,而理性的态度则应该是思考批评者的立场动机,判断其合理性,并借此认识自我。
【素材金库】
中华五千年,我们的文化之中确实存在缺少对批评意见的关怀和聆听。我们有种五千年传承的根深蒂固的观点,那就是顾全别人的面子,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面子。面对别人的缺点,别人的错误,我们便不自觉地陷入一种避而不见的怪圈之中,或许从我们所了解的事情,别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并不符合"道义",但只要于自身利益无损,管他何来,何必白白伤了两家和气,长此以往,人与人之间便没有人敢提出批评的意见,因为那将会成为众矢之的。五千年的积淀,中国人听的批评越来越少,即使偶尔听到几声或远或近的批评,也只当几声无关紧要的叫喊之声,听到与没听到并无什么分别。如此而来,把批评之声当作不入耳的乱弹琴,对于批评意见的排斥性便深深地烙进了中国人的血肉里。接受批评意见越来越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如此说来,中国人如今面对历史面对批评这般听啥啥不入耳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由于敢于提出批评的人越来越少,国人听到的全是一片叫好之声,仿佛真的天下太平,人间安乐,五谷丰登,听了五千年奉承的国人,再也听不进逆耳的忠言了。
那么,在这个被道德家称为"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年代里,我们究竟还能做什么?从项羽到崇祯,从关羽到奕昕,中国人对批评坚决拒绝的性格令我恐慌,而批评的不平等性尤使人深感畏惧。比如上级对下级的批评,长辈对晚辈的批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叫指导、关爱、关怀,但如果反过来,那就叫做以下犯上、目无尊长、狂妄自大。在中国永远不要相信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那是不现实的,即使有,也决不是平头老百姓。如果你胆敢对大众的看法提出质疑,提出"义正辞严"的批评,那么你必定输得一塌糊涂,毕竟群众的眼睛永远是雪亮的。
◎客观的批评能使人受益,不那么客观的批评也未必真能伤害到你。(汪国真)
◎戴维•克罗克特有一句很简单的座右铭:"确定你是对的,然后勇往直前。"
◎每一个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英雄人物,总有遭人批评的时刻。事实上,越成功的人,受到的批评就越多。只有那些什么都不想做的人,才能免除别人的批评。
◎只要你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应付批评,遭人批评其实不成问题。邱吉尔在他的办公室墙上,悬着一幅林肯的字,上面是这么说的:"我当竭尽所能,一往无前。如果结果证明我是对的,那么所有反对我的声音都无关紧要。反之,如果我是错的,就算天使信誓旦旦地说我是对的,也无济于事。"邱吉尔一生不知遭遇过多少批评,林肯更不用说了,在他一生之中,反对他的声音几乎无日无之。其实现在的一些公众人物不也如此?真正的勇气就是秉持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