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4190字。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一、考点导航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解读考试大纲,了解命题动向
在古诗文方面,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诗文。《考试大纲》在这一要求之后列出了“理解B”、“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E”三项,三项之下又总共提出九条要求。
1.“理解”中第一条为“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第二条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第三条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第四条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些主要是古代诗文中语言方面的要求,着重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文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均为B级。
2.“分析综合”中的第一条要求为“筛选文中的信息”;第二条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三条为“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态度”。这些主要是考查考生阅读古代诗文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均为C级。
3.“鉴赏评价”中第一条鉴赏,第二条评价,则是古代诗文阅读中较高的能力要求,能力层级均为E级。
从这些具体要求的设置中可以看出,高考古代诗文阅读的命题比较注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这是做到“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首要条件;而对内容的分析综合以及对内容的鉴赏评价则又是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重点与难点,因为这是掌握古代诗文的主要目的。 二、研读高考,把握命题特点
纵观近三年的考试大纲,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命题行走在稳定与创新之间。特别是在古诗文阅读板块,06、07、08三年的《考试大纲》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可以看到高考对这一方面的知识能力的要求是稳定性越来越强,规律也很明显;但是在稳定之中,命题的形式和特点也有着细小的变化。研读08高考,不难发现高考命题的一些规律和特点:
第一,高考古诗文试题继续坚持“能力立意”。试题既注重充分考查考生对古诗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虑到对不同理解和鉴赏能力考生的区分。命题坚持知识来源于课内,而实践应用则达于课外,既回归课本,又高于课本。
第二,以“创新精神”与“创造意识”为命题前提。在高考古诗文阅读中,无论以何种形式命题,“创造意识”与“创新精神”的理念始终都是命题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