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50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④)》第三单元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说明:
本课是旧课文,在教学设计中努力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的要求。学生活动项目较多,思维量较大。突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人。因此本设计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逐层深入思维,目标设计得尽量有弹性一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在基础上适当提高。
教学中不停留在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个层次,而是突出论述的本质――思维,在设计中体现议论文尤其是杂文写作中思维的严密性、形象性、拓展性的特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一、教学内容
通过阅读讨论,在理解课文内容和意义的前提下,对作品严谨犀利、幽默形象的特色的认识加以深化,并在思维方面进行有效的训练。
二、教学设想:
分三步骤:一是通过课文整体分析理解,认识课文论辨的严密细致的特点。二是通过课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中以富于形象的语言表述论辨内涵,产生出一般议论文不具备的艺术美感,认识思维的形象性。三是通过对课文历史意义及影响的认识,结合实际,深入体会文中基本观点在现实中的借鉴意义以及在非文艺领域的指导作用。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预习要求:
1、初步了解课文的论述内容、破立对象和发表背景。
2、初步掌握“拿来主义”内涵及其历史作用,思考其现实意义。
3、初步体会鲁迅杂文尖锐犀利又不失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五、教学内容
(一)
1、以教师讲解为主,对“送去主义”作分析,归纳出以下提纲:
送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