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立结合,巧妙设喻——《拿来主义》论证艺术疑问与解析
作者:佚名 时间:2008/2/27 18:25:4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765
老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正是因为闭关锁国,盲目排外,才导致了国家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之后,就由排外变成了媚外。“闭关”是历史,“送去”是现状,批判二者是为了提醒人们不忘历史,关注现实。又因为“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相对立的,“送去主义”的实质就是卖国主义,揭露批判“送去主义”是为了廓清人们的模糊认识,让人们认识到它的危害性,为提出“拿来主义”作了必要的铺垫。
学生:“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呢?认清“送来”有何意义?
老师:“送来”的东西不过是“残羹冷炙”,而且不是善意的施舍,表面上是“送来”,实质上是变相地侵略和掠夺。“送来”和“拿来”有本质的不同:“送来”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没有要与不要的自由,只能被动地接受;“拿来”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自己可以选择,有要与不要的自由,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认清“送来”的本质,也是为了澄清认识,擦亮人们的眼睛,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拿来”,“破”(批判错误现象、错误观点)是为了更好地“立”(提出、阐述正确观点)。
学生:文中的“大宅子”以及作者列举的对“大宅子”的三种态度各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批判这三种态度?
老师:文中的“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因为“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指的是那种面对旧的文化遗产惊慌失措不敢接受的懦弱无能的态度;“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指的是故意毁坏文化遗产显示自己革命彻底的极“左”的态度;因为“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接受这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指的是那种对旧的文化遗产不分好坏而全盘继承的态度。
因为这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做法和态度都是错误的、极其有害的,都不利于我们正确地继承旧文化、创造新文化。同时,批判这三种错误态度也是为阐述“拿来主义”的正确态度张本,二者也是“破”和“立”的关系。
学生:“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姨太太”各比喻什么?对待它们的不同态度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和态度呢?这样写与直接明白地阐述相比较有什么好处呢?
老师:“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有益无害的部分,是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部分;“烟灯”和“烟枪”比喻文化遗产中有害无益的部分,即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喻指寄生于文化糟粕的人。
“看见鱼翅”,“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意思是对于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要以平静的心态吸收它、消化它;“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意思是对于文化遗产中既有毒素又有用处的部分,不能彻底毁弃,更不要当作宝贝炫耀,要谨慎地合理地运用;对于烟灯和烟枪,“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意思是对于文化遗产中的糟粕,除了保存一点作为反面教材以外,其余部分都应该销毁;“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意思是对于那兜售文化糟粕并以此为生的人,应该驱逐他们,让他们失去生存空间。
通过比喻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较之直接明白地阐述更加生动形象,避免了艰深与枯燥,也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