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ppt26
- 资源简介:
共21张,附带《相信未来》教案
一、导入
二、介绍作者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11月出生于河北,自幼爱好文学,深受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人诗歌的影响。中国新诗潮的精神领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其诗作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一代愤青中广为传阅。长诗《海洋三部曲》第一节写于1964年,那一年,食指16岁。1967年红卫兵运动落潮,在一代人的迷惘与失望中,诗人以深情的歌唱写下了《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和《给朋友》这首诗的后两节,那是一组催人泪下之作。紧接着,在那年的冬天他又写下了那首有关冰层下求索阳光与真理的鱼的长诗《鱼儿三部曲》。可以说食指的创作为一代诗人的崛起奠定了定向的基石。他被人们称为“新诗第一人”。无疑食指是一位填补了历史空白的优秀诗人。
三、介绍背景(图片)
食指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的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代表作之一,写于l968年,在阴云密布的时代,它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关于这首诗,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人字里行间。
四、一读,领悟诗的意境美
介绍意境、意象: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生活景象相融合,形成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要领悟诗人创设的意境美,首先要找到诗歌中的意象。
意象即融有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找出诗中的意象,并说明这些意象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分析前三段。
(1)作者在这三节中选取了那些意象呢?(用偏正短语描述)
被蜘蛛网查封的炉台,叹息着悲哀的灰烬余烟,
化为露水的紫葡萄,依偎在别人情怀的鲜花。
(2)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点?(悲哀、凄凉)你觉得它们分别隐含了什么意思?
被蜘蛛网查封的炉台:陈旧落后
叹息着悲哀的灰烬余烟:生活贫困
化为露水的紫葡萄:青春逝去
依偎在别人情怀的鲜花:情感失落
(3)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失意和落寞呢?介绍背景。
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但它却看不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后来我又写出了《相信未来》,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是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诗歌通过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