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780字。
《老王》练习
一、《老王》的作者是________,她的丈夫是________,字________,学者、作家,著有小说________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等。
二、“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登,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常”说明“我”同情老王,对他的生意相当照顾,是对老王经济上的帮助;而本来不平等的“蹬” 与“坐”在闲聊中把两个人的距离拉进了,让两个人平等了,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老王的尊重,也可见她的平等意识。
三、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1. 试评析“惶恐”一词的表达效果。
“惶恐”一词充分体现了老王无依无靠的孤独感,把一个没有社会保障的老人的对于生活的深深的不安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分析文章第三自然段中,“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时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这句话的含义。
这段话主要是描写从周围人的眼中看到的老王,老王的不幸不只是来自于生理上的缺陷,而是这样的生理残疾在众人的眼里成了揣测老王为人的证据,这才是造成老王更深不幸的原由,人们异样的眼光和社会的冷漠造成了老王最深的不幸。
五、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 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 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 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为什么当作者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的时候,老王没有正面回答是不是他家,只是说住在那里多年了?
“家”是温暖的可以依靠的港湾,老王只说住了多年的弦外之音是这里不是可以给他温暖让他依靠的家庭,只是一个住的地方而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个无依无靠的老人精神上的孤独无依。
六、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的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
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
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
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二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