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620字。
考场作文好不好,第一要看作者是否思想深邃敏锐,是否能做到切合题意,在构思和观点创新的同时紧紧围绕着主题说理,主旨鲜明是文章统率的灵魂。如果只是做到了思想新颖而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脱离了主题,就不是一篇优秀的文章。第二要看作者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能否做到发散思维。是否能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出既有新意又有深度的观点。作者只有在构思全文时,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才能使文章不落窠臼。
怎么做到这两点呢?
先说造句:从题目中发现并选择出既有新意又有深度的观点。
有的学生写作常常有着中心不明、不善拟题、疏于谋篇等构思与行文的困难。针对这种困难,有人运用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法——“话题造句法”,很见效,这方法尤其适用于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
用话题造句,选定立意,就是有了话题之后,第一步是将“话题”四面八方地想着造出句子,并迅速在草稿中写出,可将这些句子看作立意。这就是具体的行文过程中的发散思维。能从题目中发现并选择出既有新意又有深度的观点。这样,写作文就容易了。
如:请以“生命之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将“生命之美”造句——
①生命之美在于每一分钟都在燃烧。(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和燃烧。我们追求生命之美,就是要努力燃烧自己)
②生命真正的美源于精神的永恒。(肉体的存在是短暂的,精神是可以永恒的:因此生命的真正存在不在肉体,而在精神)
③奉献,让生命更加美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表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
④保持美好心情,生命之树常青。(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很多,能够在阴天看到放晴,在闲境看到希望,这样的人生不就快乐了吗)
⑤生命之美无处不在。(只要善于发现,只要用心体会,生命处处闪耀美丽的光辉)
⑥残缺的生命也可以很美。(许多身残志坚的人士,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让思维辐射开去。先造句,后作文,这个句子是全文的主旨,由此散发开去写出作文,既避免了离题,又能使话题更集中、具体。
再说写段:进一步丰富这有新意又有深度的观点。
有一次,一位学生写作文,题目叫《经历》。他说不知怎么写,老师问您生活经历中有什么?他说有亲情。老师又问还有什么呢?要求他利用发散思维尽可能多地回答。终于,他说,有友情,有汗水,有泪水,有感动,有理想……老师就说,那就先写段,后写文,在每个段落中丰富这有新意又有深度的观点。先写好了段,串起来,就是好文。
他于是写下了以下这些段落:
经历中有亲情,这份感情我一直视为珍宝,保存在心灵的最深处,它会暖暖地给予,不求回报。父母对我的关心,姑姑对我的怜爱,都会成为我回忆中曾经历过的一部分。
经历中有汗水,我们为了胜利而拼搏所流下的汗水,我们为了荣誉而流下的汗水。汗水虽苦,可结果却是甜的、美丽的,当你胜利后,你会发觉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汗水都是值得的……
经历中有泪水,人生都会有伤心流泪之时,在这个时候,泪水是那么珍贵。流泪只是一种发泄的方式,昨天的泪水将化成今天的动力,让你明白泪水的味道虽苦,却会有甜的时候。
经历中有感动,它常在你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人生处处有感动,当妈妈为你日夜操劳多了一根银丝,当老师为你备课备到深夜,当朋友为你两肋插刀时,都会有感动滋生而出,让你觉察世间的暖冷还存在,世界还是依然动人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