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00字。有1篇例文及点评。 得与失导写示例
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失去了太阳,可以欣赏满天的繁星;失去了绿色,得到了金秋丰硕的成果;失去了青春岁月,我们走进成熟的人生⋯⋯生活,需要享受收获的喜悦,也该享受失去的乐趣。人的一生,总在不断地失去一些什么,也在不断地得到一些什么。面对得失,你曾有过怎样的心情,作过怎样的思考呢?请以“得与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提示
“得与失”是一个关系型的话题,近年高考这种类型的话题出现得越来越多,“出发与到达”、“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识”、“忘记和铭记”、“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位置和价值”等都属此类,这类话题关键要写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得”和“失”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我们可以从材料中得到启发。材料告诉我们“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这正是“得”和“失”两者之间的联系,我们也可以倒过来说,得出“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这样一层关系,也就是说,“得”和“失”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是“失时有得”、“得时有失”,这正是我们要写的文章应该包含的主要内容。当然,根据材料,写“失时有得”更符合这个题目的要求。
三、思路点拨
理解了题意这个话题就容易把握了,不管是选择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都比较容易上手。选择记叙文,要能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主人公失去了某个东西的同时得到了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东西,要能通过记叙和描写来表现中心。记叙文的关键在描写。如果选择议论文,确立的中心论点就应该是“我们在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然后选择典型的论据来证明这一论点,论据的选择要典型、有说服力,同时要适当多讲道理,要尽量以理服人,结合典型事例来分析说理更容易讲清道理。当然,选择散文的形式一样可以表达话题的含义,写散文要能围绕“失时有得”组织比较多的材料,同时语言表达也比较重要,如果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好不要选择散文体。
四、材料搜索
1.塞翁失马的寓言故事。
2.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报任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