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59张。结合高一新生语法知识薄弱的现状,以老舍《想北平》中词句为对象,结合初中所学文言文,本人开设的一节讲座,学生普遍反映实用性很强。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高一语文备课组:张小兵
教学目的: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从而了解古代汉语语法一般特点。
教学设想: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法知识相当薄弱,有必要详细讲述,使他们迅速理解文言文语言现象。
第一部分 现代汉语语法择要
教学内容:短语种类、句子及句子成分
教学策略:力求通俗易懂,不宜讲得过深,以免副作用
教学内容:
一、短语的种类
词和词组合成短语,主要有六种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和介宾短语。
1、并列短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关系,没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短语称为并列短语。
例如: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 咖啡与酒 空旷静寂
2、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用( )表示定语,[ ]表示状语。)
例如:(我的)北平 (带霜儿的)玉李 (美丽的)建筑 [自由地]喘气
3、动宾短语
有的动词单独使用就可以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不及物动词);有的动词还要在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才能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及物动词),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其中受动词支配的词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表示宾语)
例如: 想北平 喜欢北平
4、动补短语
动补短语是由动词和在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处所等。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有些补语不能用“得”。(用〈 〉表示补语)
例如: 说〈不出〉 坐〈在石上〉
采菊〈东篱下〉
和动补短语相类似的,还有由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补语对形容词表示的性质、状态起补充说明作用。
例如: 匀调得〈多了〉 挤得〈慌〉
设备得〈完全〉
5、主谓短语
两个词之间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这种短语叫主谓短语。(用 = 表示主语,-表示谓语)
例如: 花多 蝴蝶翩翩 蝌蚪游动
6、介宾短语
介词与其后面的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短语组合成介宾短语。起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的作用,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
例如: 以北平作背景 坐在石上
二、句子及句子成分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的类型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复句分为单重复句和多重复句两类。
(一)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关系可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几种成分。此外还有独立成分。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主干)。
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情”。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3、宾语:宾语在谓语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
例:我真爱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