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语文的读写训练指导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2 8:25: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20字。从“咬文嚼字”到“字斟句酌”
  ——谈高考备考语文的读写训练
  高考语文到底考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已不是什么问题了,为什么还提出来呢?笔者从课堂的复习备考教学中发现,无论是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还是古诗文鉴赏,或是现代文阅读,几乎是千篇一律地就题解题,很少从宏观上思考上述所提出的问题,因此,尽管各板块的教学已经完成,但在学生的脑海中仍认为语文复习备考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很难像数理化那样提纲挈领地整体把握学科知识要点。其实,只要我们认真地思考语文学科的特点,你就会发现,在以纸笔形式考查的限制下,高考语文是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和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思维能力及思想认知水平。
  那么,如何提升这种能力和水平呢?我以为,培养学生“咬文嚼字”和“字斟句酌”的读写习惯,是有效提升读写能力的正确途径。因为阅读时做到“咬文嚼字”,方能正确理解、辨析、吸纳信息;表达时做到“字斟句酌”,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吐出”思想,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这里的“咬文嚼字”与“字斟句酌”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指认真推敲字句的意义和正误,而不是指过分注重文字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后者是指每字每句都反复推敲斟酌,形容说话或写作慎重认真。所以它们是各有侧重的,前者重在阅读的“理解品评”,后者重在运用的“掂量选择”。强调从“咬文嚼字”到“字斟句酌”的训练,目的就是从语言文字入手,强化对学生读写的“咬嚼”与“斟酌”的思维训练,以提升学生正确理解和有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与对事物的认知水平。
  我们知道,任何语言文字材料,都是作者根据说话的目的进行缀词成句、缀句成段、缀段成篇以传递信息的。要准确掌握其中的信息,就非下力气“咬文嚼字”不可,其“咬嚼”的顺序必须循着阅读的规律,先整体后局部,从篇章到段落,再到句子词语。下面先以现代文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为例,看看“咬文嚼字”的“三步曲”:
  1. 从标题入手,理清文章思路。这一步要解决三个问题:文章针对什么问题来写?
  得出什么结论?又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比如《“国学”谈》(2007年广州市“一模”题),从标题入手,首先要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谈“国学”,带着这一问题阅读文章,不难得出它是针对舒芜先生“取消国学,将其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去”的论调和时下某些人“把国学局限于儒学,甚至把它歪曲成理学,或大肆炒作,搞‘伪国学’”的问题来写的。文章的结论是“国学不应该取消,不能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去,不应局限于儒学,而应批判发扬‘国学’”。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呢?文章先摆出人们对“‘国学’一词,从清末吵到如今,诸家定义不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