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鲁迅》解说词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9 19:29: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420字。
  先生鲁迅 第一集 故乡记忆
  鲁迅喜欢猫头鹰,这是他亲自画的猫头鹰。他的朋友这样描述他:
  "他在大庭广众中,有时会凝然冷作,不言不笑,衣冠又一向不甚修饰,毛发蓬蓬然,有人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做猫头鹰。"
  鲁迅很像猫头鹰,相貌、性格和气质都像。他有"会看夜的眼睛,会听夜的耳朵",他是二十世纪黑暗中国为数不多的睁着眼看世界的人。一直到今天,他一直在黑暗里,睁着眼看着我们。
  清明时节,桃红柳绿,万木更苏,正是"踏青"的好时节。绍兴城显得温润而静谧。
  "鲁迅,以1881年生于浙江之绍兴城内姓周的一个大家族里",许多年后,鲁迅在他的自传里写下了第一句话。这一天,是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绍兴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欢天喜地地迎接这个家族长孙的诞生。祖父给这个孙子取名"阿张",学名也是带有浓重中国特色的"豫才"。37年后,因为一篇小说《狂人日记》,鲁迅的笔名不胫而走,在这之后的许多年里,虽然用过140多个笔名发表文章,人们熟知的只有一个名字:鲁迅。
  当鲁迅睁开双眼环顾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和他的父辈生长的年代完全不一样了,没有什么像20世纪之交西潮东来时的风云激荡那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并改变着普通中国人的命运。现代文明的林林总总正悄然改变着绍兴这座小城。
  在老台门对面有一大片空地。这块空地就成为附近居民娱乐场地。鲁迅幼年时代在这里经常看到的是绍兴地方戏有名的"大班"与"目连戏"。除了目连戏外,还有迎神赛会。鲁迅记忆深刻的是冤苦的"活无常"和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的"女吊"。在后来的许多时光里,这些形象常常出现在鲁迅的梦里和笔下。这些童年意象给他的强烈刺激,留在心底里的是人的尊严和力量。
  对于故乡绍兴,鲁迅一直怀有一种复杂而矛盾的心情,在他的一系列作品里,鲁迅对故乡表现出热爱、崇敬,甚至终生的眷恋;而另一面则又充满了憎恶、决绝,甚至诅咒。这和他最初感受的凄风苦雨和人情冷暖紧紧联系在一起。
  绍兴,在后来鲁迅的许多作品中取名"S城"。
  绍兴地处江南,傍水而建。近有曹娥江,远有钱塘江,涛声不绝。河汊,小桥,乌篷船,是山阴道之外的另一组应接不暇的风景。这里还有山地,有峰峦,有岩石,有着严峻刚毅的灵魂。所谓"海岳精液,善生俊异",这里产生过相当一批著名人物,王充、王羲之、陆游、徐渭、王思任。鲁迅曾经辑录有关这些"先贤"的故事,名为《会稽郡故事杂集》,以为"供其景行,不忘于故"。他很喜欢王思任的一句话,这就是:"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
  不同于帝都南京,绍兴没有那种霸气,也没有大都会一般的奢华。这是一个中小城市,也可以说是边缘城市,四围毗连乡村,除了官僚、工匠、市民,有名的师爷之外,经常有无数的农民、渔人、乞丐混杂其中。在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相叠合的中间地带,鲁迅有机会从小接受相当完好的教育,一方面是众多儒家经典,一方面是日常生活的民俗民风,两者都紧连着乡土中国固有的文化血脉。在其后鲁迅50多年的生涯中,故乡的山水,习俗,戏曲文化等等一切,几乎成了他一生中仅有的一点诗意,并常常成为他慰籍内心的记忆。 
  周氏大家族700年前从河南迁入绍兴,在绍兴,周家算得上一门望族,做官经商且都不说,单是人丁的繁衍,就相当可观,所以到鲁迅出世的时候,周家已经分居三处,彼此照应,俨然是大户了。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成为标准的京官。绍兴城并不大,像周介孚这样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赢得一般市民的敬畏。周家门上"钦点""翰林"的横匾,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鲁迅很是幸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