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独词式话题作文题型特点及审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16 17:48:0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660字。
  独词式话题作文题型特点及审题
  广东省德庆县香山中学   阳继伟
  一、独词式话题作文的题型特点
  独词式作文,指话题或文题是一个词语,这是一种比较热的命题方式,在近几年高考中频频出现。
  2001年全国卷的“诚信”、2002年北京卷的“规则”、2005年江西卷“脸”、 2006年辽宁卷“肩膀”、 2006年天津卷“愿景”是名词性话题;
  2003年北京卷的“转折”、2004年北京卷“包容”、2005年广东卷“纪念”、 2006年安徽卷“读”、四川卷“问”等是动词性话题;
  2003年上海卷的“杂”、2004年上海卷“忙”是形容词性话题。
  这三大实词性概念话题,高考均考过。
  名词性话题的优点是限制作文内容,对于矫正话题作文开放过度,防止宿构和套作有一定作用。
  动词性话题是提供动作行为和心理状态,在“过程”上做文章,内容又有一定的选择性。
  形容词性话题是提供事物的特点,既有包容性,又有开放性:人,事,物;情,理,法;正,对,反,等等,均可巧意为文。
  二、独词式话题作文的审题
  不可否认,独词式作文比起一般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来,审题的难度降低了许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审题。
  那么,这种类型的作文如何审题呢?
  这类作文首先我们要看构成话题或题目的词语。
  这些词语,有的是动词,如2006年安徽卷“读”、四川卷“问”;
  有的是名词,如2001年全国卷“诚信”,2002年北京卷“规则”;
  有的是形容词,如2003年上海卷“杂”,2004年上海卷“忙”。
  有的是表抽象的,如2005年广东卷“纪念”;
  有的是表具体的,如2005年江西卷“脸”,2006年辽宁卷“肩膀”。
  还有的是有比喻象征义的,如2006年辽宁卷“肩膀”等。
  1、话题或题目是名词的,我们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如当我们看到《习惯》这个题目的时候,怎样做呢?
  首先应该确定词语的内涵和外延。
  习惯的内涵是指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而它的外延就比较广了,可以是一个人的习惯,可以是一个民族的习惯;还可以是习惯产生的根源,还可以是习惯的作用和弊端。
  2、话题或题目是动词的,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这个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思,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枝干,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
  如2006年安徽卷的“读”,我们知道“读”这个动词的含义主要是指阅读,那么阅读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宾语,如具体的读某一本书,抽象的还可以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这样文章写起来就会具体而不空泛了。
  3、话题或题目是形容词的,要了解这个词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性质、状态。
  如2004年上海卷“忙”,这个词语应该是表示人处在一种没有空闲的状态中。这个状态可以是形容一个人或一个集体的状态,可以是忙得有收获,也可以是忙得无结果,是一种忙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