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1
- 资源简介:
- 共21题,约9570字。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说明:⑴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加星号的题除外);
(2)加星号的题为奖分题,可作可不作,如果选作,则将所奖分数加入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另有奖分题7分)
1.诗文原句和文学常识填空。(5分;另有奖分题2分)
(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m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__。
《诗经•氓》
(2)月明星稀,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
(3)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
(4)江西临川是中国著名的才子之乡,唐宋八大家中有两位就是临川人,一是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还有一位是 ,今存《元丰类稿》。
(5)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为“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塑造了一个面貌丑陋却心地善良的敲钟人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8分)
中国人的姓氏究竟是怎样产生的,的确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在中国上古——先秦时代,姓和氏则是被严格加以区别的。母系社会的特征是妇女在氏族内部事务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实行不同氏族相互通婚,氏族内部禁婚。正因为有了这种族外婚制度,便有了辩别每一个社会成员相互间有无直接血缘关系的必要,于是就产生了作为共同血缘关系的标识称号——姓。又因为女子是共同使用一个“姓”的氏族的主持者,婚姻自然也就以女方为主,所生孩子的姓称必需按母亲血缘关系来认定,因此“姓”字的结构方式就如许慎《说文解字》之解释是“从女生”;而中国最古老的一批姓,如“好”“姒”“姚”“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