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60字。
流行≠可行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
龙岩三中 詹晓玲
【摘要】随着“南通”经验、“洋思”模式等现代的教学观念被推广展示,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先进教学方式被广泛运用。许多教师头脑中逐渐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如:精彩的问答、激烈的讨论、扎实的训练,这都让单调的语文课堂逐渐美丽起来。然而,这些“美丽”只是披着“形式”外衣的伪美丽。我们在追赶当前课堂中“流行”的教学行为的同时,更有必要静下心来,理性地审视。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误区 理性 可行
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南通”经验、“洋思”模式等现代的教学观念被推广展示,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先进教学方式被广泛运用。这的确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许多教师大胆教学创新、张扬教学个性、追求独特教学风格,语文课堂教学也逐渐美丽起来。然而,把流行当可行,矫枉过正的现象屡见不鲜。用心观察便可发现,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痕迹,某些教师在课堂上耍弄“花拳绣腿”,变着法儿追求虚伪的美丽。这些现象如果不解决,将会大大削弱课堂的效率,让教师背离正确的发展方向而误入歧途。由此,笔者以为我们在追赶流行的同时,更有必要静下心来,理性地审视当前课堂中“流行”的教学行为。
流行一: “启发式”教学
[现状] “满堂灌”早已失去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看似“启发式”教学的“满堂问”。 “满堂问”的标志是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学生答,一问一答,连续不断,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该问的没问,不该问的乱问。
[对策] 问题设计恰到好处,注重培养问题意识。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国外的教育理论中,将课堂提问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足见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但是,目前语文教师授课中所提问题并不都带有启发性。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把课堂提问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识水平的提问;理解水平的提问;应用水平的提问;分析水平的提问;综合水平的提问;评价水平的提问。一堂课中如果“知识水平的提问”太多,所教内容就不会有深度;相反,如果“评价水平的提问”太多,那么课堂就会因所提问题难度过大而缺乏活力。所以课堂问题设计要恰到好处。其关键是要看所有学生的思维是否参与,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积极主动,有没有独立思考等等。总的来说,课堂提问要注意下面几点:把握整体性,问题设计应系统;注重启发性,问题设计应灵活;加强针对性,问题设计应恰当;注意反馈性,问题设计应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