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与耻”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4/5 20:25:4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280字。  
“荣与耻”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张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开展“八荣八耻”教育: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头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请以“荣与耻”或“荣与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审题与构思提示]
  “荣辱”一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上的释意为“光荣和耻辱”。很显然,这实质上是一个两面辩证式的话题,这类话题往往要注意兼顾话题两面之间的关系,从两者的关系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合点来入手。当然,由于本话题两者之间的特殊联系,重心放在其中一面,应该也是符合要求的。 
  荣辱观是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的根本看法,它是一种认识、一种信念、一种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对于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人们的荣辱观是在生活实际中习得的,一旦确立又会自觉地运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认识上,荣与耻有着国家、民族、文化等因子的影响,有时候也可以互相转化。写作此题,既可联系历史人物,也可联系现实社会,但一定要注意观点的辩证与正确,合乎我们国家的伦理要求。 
  荣与耻
  孔子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荀子也说:“不知羞耻,乃不能成仁。”可见,知耻这种心理在古代便已成为人们的准则。而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知耻似乎也成为中国人性格中一种重要的内涵。
  有人说:“士而不先其耻,则为无本之人。”羞耻心这个东西,自古就被认为是人的一种必备品格,有人说它是人和禽兽的最根本区别之一。“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这些都被认为是有骨气、能知耻的品质。
  在我看来,“知耻”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一种志气、一种坚定的理想。周恩来从小就立志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他的这种志向源自他看到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却依然不受约束,轧死中国的车夫却可以扬长而去。这种来自内心深处的震撼源自他是一个中国人、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当山河破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候,这种国耻之心是油然而生的。
  但知耻仅仅是一个开始,只是一个思想上的认识,不能为现实改变什么。在知耻之后,最需要我们去做的是从受耻的愤慨中振作起来,为雪耻辱而奋斗、拼搏,然后才能达荣。越王勾践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人总是在惨遭大败之后才会豁然明白,才会在痛定思痛之后清醒认识,继而发奋达荣的。勾践也是一样,当初不听范蠡的劝告便自然而然地落得了个“大败”、却不能“南归”的下场――他被押到吴国作了夫差的马前卒。接下来的便是我们要学习他的地方。勾践在吴国当仆人的两年中,并没有怨天尤人抑或是发泄愤怒,只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让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表面看去确实很乖。但是有哪个君王甘心受这样的耻辱,只要活着,心中总会想着有一天要重振江山、报仇雪耻的。勾践的策略很好,“好汉不吃眼前亏”;勾践的演技也很好,装愚守拙,扮仆人相当有一套。于是这样便骗过了夫差的眼睛,竟然把他放回了越国。夫差的缺乏戒备心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惨败。但更重要的是勾践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蓄积――卧薪尝胆。就这样,老天不会辜负这个有心人,而是成就了他三千越甲尽吞吴的壮丽事业。我想,如果夫差在天有灵,一定会悔不当初、恨自己心太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