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90字。
新课标下教师的教学行为研究之——“下水作文”
浙江磐安职业技术学校 施慧飞 邮编 322300
内容摘要:语文教师应该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应该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应该“下水”作文,实现师生教学互动,产生双赢甚至多赢效果。
关键词:下水作文 行为 提升
新课标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许多变化。教师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也应不断完善自己,读书、写作提高自己的素养,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职业魅力。笔者认为教学行为之一——“下水”作文是一条提升教师素养,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目前对下水作文持不同的声音,一种声音认为教师下水作文会因教师个人的行为影响学生的思维扩展,束缚学生的个性,不符合语文教育的个性特点。一种声音认为,教师下水作文非常必要,只是解决如何下水的问题。其实下水作文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写文章给学生示范,甚至模仿抄袭。借此行为变化引起教师其它的教学行为学习行为的改变,这种变化对教师本人和学生都有很大的益处。所以,笔者认为教师要“下水”作文,并科学合理地用来指导学生。
一、下水作文是提升教师素养的途径之一
“下水”作文这一教学行为引起教师其他行为的连锁反应。
首先,让语文教师会读书。按照常理,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有丰富的课外知识,有宽阔的阅读视野。事实上,教师不读书的人还大有人在。这是“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当年为高考没时间读书,工作后更不读书,觉得自己的知识够用,且可依赖教参。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语文教师在不自觉中变得得落后、迟钝,没有创新意识。“下水”作文,逼着教师掌握大量的信息,从书本中获得知识汲取营养。一个眼界狭窄知识浅陋的人断不能有心灵上的感悟,也就不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淡定的心态,独特的个性,横溢的才华都需要教师读更多的好书。才能彰显语文教师的独特魅力。
其次,下水作文让语文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经常写作的人,会变的敏感、敏锐,同时增添自信,勇于追求自己的生活。学语文不能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应该生活化。舍弃生活谈语文,无异于缘木求鱼,舍弃生活学语文也将成为海市蜃楼。语文的生活化,生活化的语文正是学语文的起点。写作这是一项需要心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