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师为先——浅谈教师“下水作文”的示范作用

作者:广东省江门市新会李文达中学 钟惠琼  时间:2008/9/30 19:42:2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146
  “为人师表”这是一直以来人们对老师的形象的概括,作为他人的老师,必须起到表率、楷模、榜样的作用。我觉得做老师的我们不单做人要如此,写文章也应当如此。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教师“下水作文”。
  所谓“下水作文”,指的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出了题目,不光让学生做,自己也做,自己亲自尝尝‘梨子’的滋味,便于指导学生。”(《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所以有“文以师为先”。在这里,我要指出“先”指的是带头、模范的作用。
  一、构思选材示范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任何事都是一样,没有亲身体验,怎么体会到事情的真正意义。同样道理,作文教师不“下水”,哪里知道水之深浅?作文课上,老师们向学生提出一个题目,审清题目后,就习惯性地向学生交待,哪些东西可以写?哪些不可以写?要怎样写?张开嘴巴说一通,以为可以完事。作文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确立什么观点?怎样构思?只动口而不动手,是不可能的。现代的作文提倡创新,题材新颖,见解独特,而我们一直用我们固定的题材思路去束缚学生的思维,岂不是作茧自缚?
  所以,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写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用学生睿智的眼光,用童年的心态,加上时代尖锐的话题,或者社会关注的热点,去构思文章。“下水”写过作文后,方知道选哪些题材好,怎样构思才新颖,真正做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在取舍材料的过程中是怎样辨析、思考,最后决定,如果老师能够把这些体验说出来,学生就能感同身受。老师先积累写作前的点点滴滴,在学生遇到难题之前,先思考解决,这样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起到了老师的带头作用。
  二、写法示范
  一次作文课上,教师向学生提出“生命”的话题作文,谁知学生在作文的开头千篇一律地写道:“生命是重要的,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文章的开头是点睛之笔,意义重大,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师把“下水”的作文开头分了几类,展示给学生看。
  1、正面陈述
  造物主创造了生命,使得世间有了活力。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繁衍,绽放了绚丽夺目的光彩。生命自产生起就是为了精彩而存在。
  2、诗歌赞美
  看见的,熄灭了,消失的,记住了,/我站在海角天涯。听见土壤萌芽/ 等待着彼岸花……
  3、故事引入
  无论是《水浒传》中的“砍头如西瓜”,或是《西游记》中的“皆尽打杀之”,似乎都给人这么一种印象:中国的生命,无论是人是妖都不那么被看重,至少在一些文学作品里是这样。
  4、题记总起
  生命的一半不属于你自己——题记 
  我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小鸟上,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丽,仿佛春天始终在我们身边迟迟不愿退去。
  学生看了,眼界开阔,受到了启发。在修改他们所写的开头时,不再是千人一面,而都想在“新”字上下点功夫了。“问渠哪得清如,唯有源头活水来。”相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写法,即使写法相同,构思不同都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广开源路,在写法上多花心思,提供可模仿的写法。因为话题作文一般以某个话题为中心,写作的空间是非常大的,教师的下水,只是“举一”——用自己的下水实践开启学生的思维,以达到“反三”的目的。
  三、人格示范  
  作文,言传身教,可避免空洞抽象的指导,效果明显。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当场习作。当着学生的面写作,一种真实的示范尽在不言中,有强烈的真实感。教师的心态、意向,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课堂信号:你写我也写。大家一起参与、一起构思、一起摆弄文字、一起体验个中的甜酸苦辣,这无疑是一种课堂民主文化的生动体现。教师现场写作,灵感、思路、技法、困惑等,都是动态生成的,这是作文指导最可宝贵的资源。教师的经验可资学生借鉴,教师的教训可资学生吸取。这样的甘苦得失,对于增强作文指导的针对性、时效性无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了起好模范的作用,我们学校创办了绿岛文学社,在社团的刊物,提倡刊登教师的下水文章。供学生阅读,教师也跟学生对文章进行评头品足,教师"下水"则是一种言传身教,是最有说服力的作文指导,可以起到更直接的示范作用,同样也是人格的示范。
  教师“下水作文”,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师生间的情感。在共同的习作中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思想的碰撞,这是一种心灵上的契合。有了这种心灵的碰撞和契合,就有可能实现教和学之间的零距离。学生看到自己尊敬的老师为自己付出的劳动,心灵上一定有许多感慨,而这种感慨,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产,是可以取得巨大的感情回报的。在写作的时候,学生期待着老师的作文,看看老师的范文怎么样。如果很好,可以给学生一种启迪;学生觉得有道理,觉得精彩,觉得老师有钻研的精神,也有进取之心,那份敬佩之情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作文如做人”,“下水作文”不但起到老师写作的领头作用,还起到道德模范的作用。
  模仿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最原始最有效的手段,模仿不是照搬,照搬就不能创新,作文切忌毫无思考地照搬。“下水作文”是给学生模仿,要注意:目的要明确,面向学生,联合实际,所以,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下水”也要有方法,题材比较宽泛的话题类作文及半命题作文,教师可以在学生写作前读自己的“下水作文”,对于命题作文或者写作范围小的作文,就应该让学生先作后,在交流是再展示老师的思路和“下水”之作。教师在“下水”之前应当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渊博的知识,“要给学生一杯水,你要有一桶水。”所以,老师得把自己武装起来。让我们的教师张开强壮的双翼,引领学生飞向理想的宝殿。
  参考文献: 
  向国庆的《教师“下水”事半功倍 》
  张家科的《语文老师如何写好“下水”作文》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