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00字。
《阿房宫赋》教案
四川省华蓥中学彭爱明
学习目标:
1、感受课文丰富瑰丽的想象,形象生动的比喻、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
2、理解本文“赋”的文体特点;
3、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今的目的;
4、掌握“一”、“爱”、“取”、“族”、“焉”、“而”、“夫”等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及解题
1、导入: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嫌都城咸阳人多,原来的宫廷狭小,就在渭水以南营造新宫。工程开始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长期调动的民夫有七十万,直到秦朝灭亡,尚未正式完工,因此宫名没有确定,据说因为宫的前殿所在地叫“阿房”,当时人们便称它为“阿房宫”。“阿房宫”的“阿房”旧读“ē páng”,阿房宫的规模非常巨大,仅它的前殿就“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汉书》上说,殿前立铜人十二,每个重十二万斤;宫中有天桥向东南通往终南山,山顶筑有阙楼;渭河上架有大桥,向北直达咸阳。公元前206年,项羽统兵进入函谷关,焚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阿房宫于是被焚毁。现在的西安市三桥镇南有其遗址。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唐敬宗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这是借秦警唐之作,目的在于通过写阿房宫事总结亡秦教训,使唐敬宗李湛引为鉴戒:统治者横征暴敛,荒淫无度,其结果只能是民怨沸腾,国亡族灭。
2、解题:这个单元的课题十分有意思,从题目我们就能了解它的文体。《师说》的“说”我们已学过多次,这是一种议论文体;《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这是指上给皇帝的奏章;那么,我们今天要学的《阿房宫赋》的“赋”是什么文体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自学助学材料》上的文字介绍。看了这段话后,你获得了哪些有效信息?
[明确] “赋”是有诗衍变而成的一种文学体制;赋分为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辞人之赋徒有华丽的外表,而诗人之赋不但文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