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5道题,约6910个字。
2009年春季感德片区期中联考试卷初三年语文
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1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书在我们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苍茫的宇宙。古今中外他人的智慧通过文字进入我们的视野,丰富贫瘠()的大脑,擦亮蒙bì()的眼睛,冷却急躁的情绪,抚慰受伤的灵魂,浸润干hé()的心田,陶冶()高洁的志趣。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根据拼音将语段中词语补充完整。
2.下边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不屑置辨秉烛夜谈改斜归正偃旗息鼓真相必露
声色俱厉不能自己杳无消息无人问津人声鼎沸
错别字:
改正:
3.根据课文默写(10分,每题2分)
(1),载不动许多愁。
(2)斜晖脉脉水悠悠。__ __ 。
(3)白居易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在《观刈麦》中诗人也通过类似的句子“,
”来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该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5)辛弃疾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立业。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体现这一理想的句子是“,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灯月交映、水波粼粼,滨州中海的夜景令人心旷神怡。
C.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是能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素质的有效载体。
D.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5、名著导读。(10分)
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____ _ _____,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__ 。
1)在以上横线处填上相应内容。(3分)
2)请就这篇小说谈谈最深的一点感受,并简要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
①感受:(2分)
②情节:(2分)
3)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